滂渤的意思、滂渤的詳細解釋
滂渤的解釋
亦作“ 滂浡 ”。形容氣勢勃發盛大。《後漢書·馮衍傳下》:“淚汍瀾而雨集兮,氣滂浡而雲披。”
詞語分解
- 滂的解釋 滂 ā 形容水湧出:滂流。滂沱。滂沛。滂濞(?)(a.形容水流相擊的聲音;b.形容雨水量多;c.形容衆多)。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渤的解釋 渤 ó 〔渤海〕在中國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海。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滂渤”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水勢浩大或氣勢盛大的場景,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 水勢浩大:形容水流洶湧澎湃、聲勢猛烈,如洪水泛濫或波濤怒湧的樣子()。
- 氣勢盛大:引申為形容力量、情感或氣勢的磅礴,例如激烈的戰鬥場面或強烈的情緒表達()。
2.詞源與出處
- 最早見于《左傳·宣公十五年》:“水滂滂于天”,描述洪水滔天的景象()。
- 漢代《後漢書·馮衍傳》中“氣滂浡而雲披”,用于形容氣勢如雲般盛大()。
3.使用場景
- 自然現象:常用于描寫暴雨、洪水、海浪等自然力量()。
- 比喻義:可形容人的力量、情感或社會事件的激烈程度,如“滂渤怫郁”指波濤激蕩的情景()。
4.與“磅礴”的區别
- 滂渤:側重水勢或具體事物的宏大,如“滂渤大雨”()。
- 磅礴:更廣泛地形容氣勢恢宏,如“氣勢磅礴”()。
5.例句參考
- 《七發》:“觀其兩傍,則滂渤怫郁,暗漠感突”(描寫波濤怒湧)()。
- 現代用法:“暴雨滂渤,頃刻間街道已成汪洋”()。
若需更深入探讨或例句擴展,可參考古籍《左傳》《後漢書》及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滂渤》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滂渤》是指大海波瀾翻滾、浩渺無邊的樣子。這個詞常用來形容波濤洶湧、聲勢浩大的場景或氣勢磅礴的景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滂渤》的拆分部首為「水」和「巴」,其中「水」為主部首。根據該部首,其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滂渤》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詩經·小雅·常武》中:“滂(泛濫)渤(海)激湍,深廉(澇)還浦。”古人借用滂渤來形容波濤洶湧的海水。
繁體
《滂渤》的繁體字為「滂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有關《滂渤》的寫法還有一些其他的變種,例如:「泡溥」、「泡溌」等。這些寫法多用于古代文獻或碑銘中。
例句
1. 在飓風襲來的時候,海洋呈現出了滂渤的景象。
2. 夕陽西下,紅霞映照着滂渤的大海,宛如仙境一般美麗。
組詞
滂浪、滂濤、滂沛、激渤
近義詞
翻騰、洶湧、澎湃、波濤
反義詞
平靜、安甯、沉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