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和鼎的并稱。古代建功立業,常刻辭于盤鼎以記之。因以指功勳的記載。 南朝 宋 謝靈運 《謝封康樂侯表》:“亡祖奉國威靈,董符戎重,盡心所事,剋黜禍亂,功參盤鼎,胙土南服。”
“盤鼎”作為複合型詞彙在漢語詞典中并無直接收錄,但可從“盤”“鼎”二字的本義及古代器物學角度進行解析。
一、單字訓诂
《說文解字》釋為“承槃也”,指口大底淺的盛水器或食器,後衍生出“盤繞”“盤點”等引申義(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周青銅器中,“盤”多作為盥洗用具,如西周“虢季子白盤”,以銘文著稱(來源:《中國青銅器全集》)。
《爾雅·釋器》載“鼎,器也”,初為烹煮肉類的三足炊具,後演變為禮器象征權力,《左傳》有“問鼎中原”典故(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代“司母戊鼎”是現存最大青銅鼎,重832.84公斤(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
二、複合詞推測
“盤鼎”或為後世對特定器物的描述性組合,如漢代存在“鼎形盤”等複合器型,兼具祭祀與實用功能(來源:《文物考古術語手冊》)。另據《金文編》考釋,部分青銅器銘文中“盤”“鼎”并提,可能指向成套禮器的組合使用(來源:《商周金文集成》)。
三、文獻例證
《禮記·内則》載“進盥,少者奉槃,長者奉水”,可見“盤”與鼎類禮器在儀式中的協同性(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禮記》)。
“盤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盤鼎”指古代器物盤和鼎的并稱。作為禮器,它們常被用于刻寫銘文,記錄功勳或重大事件。例如南朝謝靈運在《謝封康樂侯表》中,用“功參盤鼎”形容祖先功績被銘刻于盤鼎之上。
需注意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盤鼎”解釋為“繁榮昌盛”的成語,此說法未見于高權威文獻,可能是現代誤用或引申義,建議以曆史文獻中的原義為準。
南朝宋謝靈運的“胙土南服,逮至臣身”即通過盤鼎銘文體現家族功績傳承,印證了其記錄功能。
如需查看更多組詞或古籍用例,可參考的組詞詞典或的文獻引證。
頒布包金鼈石必裡遲離比推力布冒超除車貸車雨馳說琮琮誕诳蛋民丹榮點翳雕坊丁父憂頂首對遇垛募阿意費心公規密谏公量共默鬼頭滑腦合獨郈成分宅慧泉監誡建寅月吉利草經緯天地靖言庸違絶招理訴龍樹漫無止境睦愛穆穆純純内三院拍胸脯啟請人間詞話容刀蚋序散沒上空山墟沙吒升斛十齋期手戟束手就殪司籍踏舞通訊録通職團香扇襲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