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牙前将士排列節度使庭前候參。《資治通鑒·唐德宗興元元年》:“ 緒 恐既明事洩,乃出門,遇 悅 親将 劉忠信 方排牙, 緒 疾呼謂衆曰:‘ 劉忠信 與 扈崿 謀反,昨夜刺殺僕射。’” 胡三省 注:“排牙者,牙前将士各執其物以立於庭下,俟節度使升聽事,以次參謁也。”
“排牙”一詞的含義需結合古代與現代語境分兩個層面理解:
一、古代軍事禮儀(核心釋義) 指唐代節度使升堂處理事務時,牙前将士持兵器或儀仗在庭下整齊列隊,等待依次參拜的儀式。該詞源自《資治通鑒·唐德宗興元元年》,胡三省注解具體場景為:“牙前将士各執其物以立于庭下,俟節度使升聽事,以次參谒”。此儀式既體現節度使的權威,也展現軍隊的紀律性。
二、現代專業術語(延伸釋義)
文學引用示例 宋代黃裳詩句“豈事塗改如排牙”,明代沈鍊“憲府排牙按五兵”,均借用了古代儀仗的意象來增強詩文畫面感。
注意:日常使用中“排牙”多指古代含義,專業領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資治通鑒》相關章節或漢典等來源。
《排牙》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指牙齒整齊、齊齒的狀态,也可以用來形容牙齒矯正後的美觀。
《排牙》的部首是牙部,總筆畫為12畫。
《排牙》是由“牙”和“排”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意味着排列整齊的牙齒。
《排牙》的繁體字為「牙齒」。
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齒」代替現代的「牙」字,所以《排牙》可以寫作「排齒」。
1. 她經過矯正後,牙齒變得整齊,笑容更加美麗,真是一口好排牙。
2. 這位孩子特别注意口腔衛生,保持了一口整齊的排牙。
1. 整牙:指對牙齒進行矯正,使其變得整齊美觀。
2. 鋸齒:形容物體或圖案邊緣有鋸齒狀的形态。
整齊的牙齒、齊齒
龅牙:指牙齒不整齊、突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