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tyle]∶人或事物所表現出來的風度、氣派、氣勢
大家湊在一起都是這樣的派頭,這樣隨隨便便的潇灑派頭
(2) [mannerism]∶行動、舉止或處置的特殊方式
不沾染從偉大人物抄襲來的派頭
人或事物所表現出來的氣派、氣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四回:“有甚麼趣味呢,不過故作偃蹇,鬧他那狂士派頭罷了。” 郭小川 《秋日談心》詩:“我們是勝利者呀,怎能沒有勝利者的派頭!” 巴金 《關于<神·鬼·人>》:“後來我又發現幾個經常出入的 日本 人,胖胖的、舉動不太靈活,卻有一種派頭。” 馬烽 《太陽剛剛出山》:“你們這裡真像個躍進的派頭。”
“派頭”是一個漢語詞彙,指人或事物在外表、舉止或行為中表現出的獨特風格或氣派。以下為詳細解析:
“派頭”既可表達積極的氣場,也可暗含浮誇的意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派頭(pài tóu)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派”和“頭”兩個字組成。
派字的部首是水,拆分的筆畫是5畫。派字最初指的是将食物分給他人,後來引申為派發、分發等意思。在現代漢語中,派還有派送、派駐等意思。
頭字的部首是月,拆分的筆畫是5畫。頭字代表着人類身體最高的部位,引申為頭腦、頭領、頭銜等意思。
派頭一詞來源于廣府方言,最早受到潮州曲藝的影響。潮州曲藝中的演員通常會帶有一種獨特的表演風格和形象,這種風格和形象被稱為“派頭”。後來,這個詞逐漸流傳到其他地區,并進入标準漢語中。
在繁體字中,派頭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為「派頭」。
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派字的古代寫法為「㧔」,而頭字的古代寫法為「頭」。
例句:
他的演講派頭很大,吸引了很多觀衆。
組詞:傳派、派系、派遣、分派、派發
近義詞:風格、氣勢、氣派
反義詞:低調、平庸、無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