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排筭子的意思、排筭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排筭子的解釋

謂書法呆闆,缺乏韻味。語本舊題 晉 王羲之 《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夫欲書者……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 宋 米芾 《海嶽名言》:“ 章子厚 以真字名,獨稱我行草,欲吾書如排筭子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排筭子"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背景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計算工具和數學實踐來理解。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排筭子(pái suàn zǐ)指排列算籌進行運算的行為或過程。其中:

二、曆史淵源與數學内涵

  1. 算籌的形制

    算籌為細長小棍,多用竹、木或骨制成,長度約10-15厘米。使用時按縱橫兩種排列方式表示數字(縱式表個/百/萬位,橫式表十/千位),如數字"6"縱列為|,橫列為-。

  2. 運算方法

    "排筭子"包含布籌、運籌、記果三步驟。以《孫子算經》記載的乘法為例:

    例:81×81
    布籌:上位橫八縱一(81),下位同
    運算:交叉相乘(八八六十四→置左,一八得八→置右)
    重組:合并得六千五百六十一

三、文獻佐證

  1. 《說文解字》釋"筭"

    "筭,長六寸,計曆數者。從竹從弄,言常弄乃不誤也。"

    說明算籌需頻繁排列操作以保證計算準确。

  2. 《九章算術注》載運籌法

    劉徽注雲:"凡算之法,先識其位...一縱十橫,百立千僵" ,詳述了數位排列規則。

  3. 《中國數學史大系》考據

    算籌制度在春秋戰國定型,至宋元被珠算取代。其"位值制"排列法比古羅馬算盤早約五百年 。

四、文化影響

"排筭子"衍生出成語"運籌帷幄"(《史記·高祖本紀》),原指軍事部署如布籌般缜密,後引申為戰略謀劃。日本至今稱計算為"算を運ぶ",保留古漢語痕迹。


參考文獻

  1. 許慎. 《說文解字》竹部. 中華書局, 1963.
  2. 劉徽注《九章算術》卷一.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3. 吳文俊主編《中國數學史大系》第一卷.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8.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排筭子”的詞義解釋,綜合不同來源可歸納為以下兩種主要觀點,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含義:

一、書法藝術領域的含義(源于、)

指書法作品缺乏靈動性和藝術韻味,筆法呆闆機械。該詞最早可追溯至王羲之《題衛夫人後》:“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
宋代米芾在《海嶽名言》中亦用此語批評章惇的書法過于程式化,強調行草應避免如“排筭子”般整齊劃一。

二、比喻事物發展不确定性(源于)

由“排”(排列)與“筭子”(古代占卜用骨骰子)組合而成,比喻事件結果或順序難以預測,具有隨機性。該解釋強調對未知狀态的描述,類似“擲骰子看運氣”的表達方式。

使用建議

  1. 書法批評: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需引用王羲之、米芾等文獻支撐。
  2. 隨機性表達:第二種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建議優先參考現代權威詞典。

注意:、3的權威性較低,若需嚴謹引用,建議核查《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謷悍北海樽邊罅不可開交蒇事朝聽雌劣村夫子澹泊寡欲殿省點紙短程敦慎方絮梵衆風勃風雩粉劑瀵湧服寵趺逝改絃孤夷海警還流航路合伴魂銷目斷鞿羁荊楛金漿禁氣瘠瘦蠟表鶆鸠離室力所能及顱内壓鹿魚賣恩衲頭偏愛頻歲搶窩奇能镕合塞虜殺雞焉用牛刀舌敝唇焦沈博絕麗沈機水葫蘆遂威彎彎曲曲窩窩别别五言古陷堅先戒小清明小樣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