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派款的意思、派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派款的解釋

[impose levies of money;collect compulsory coutributions] 攤派征收的款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派款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語境的經濟行為術語,指政府或權力機構按照一定标準向民衆分攤征收款項的行為。該詞在不同曆史階段呈現以下特征:

一、詞義解析 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派款指"按戶或按人頭攤派征收錢款",強調非自願性與強制性特征,常見于基層行政單位對民衆的臨時性征斂。

二、曆史沿革

  1. 古代形态:可追溯至唐代"和市"制度,《資治通鑒》記載的"科配"制度即屬強制攤派範疇(中華書局,2020版)。
  2. 民國時期: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顯示,地方軍閥多通過"特别捐""臨時費"等名目實施派款(國家檔案局館藏編號A-1935-026)。
  3. 現代轉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後,正規財稅制度取代了非規範攤派(全國人大官網法律數據庫)。

三、語義辨析 與"征稅"存在本質差異: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張守文在《財政稅收法》中指出,派款具有行政層級低、法律依據弱、征收标準隨意等特點(法律出版社,2023版第78頁)。

四、語用演變 當代語言使用中,該詞常見于曆史研究、法律文書等專業領域。《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标注為"曆史詞彙",建議現代文書使用"行政收費""特别課征"等規範表述(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版)。

網絡擴展解釋

“派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細微差别,但主要指向強制性的資金征收或分配。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定義

2.使用場景與曆史背景

3.現代用法延伸

4.英文翻譯

5.相關詞彙

“派款”主要強調自上而下的強制性資金征收,需注意其曆史背景和潛在負面含義。如需引用現代財務分配的解釋,建議結合上下文明确具體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案衍敗衄璧池筆人鼻皶不丹充貫刍言刺邪帶勁大小蘇打張鷄兒惡塵無染惡棍服教符鎮告類公共衛生估衒還射黑家白日黑騰騰皇家将軍令燋燭謹謹舉對老人婆冷嗖嗖鄰人離顔輪遞綿延不絕命中率酩子裡母家溺尿毗補牽扯诮項肉袒負荊入不敷出釋例矢量使佯水深火熱蜀郡舜華廋語梭尖啴敦田仔聽籬察壁突擊頑軀緯書五冬六夏銷遣淅零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