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排糠障風的意思、排糠障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排糠障風的解釋

揚場而障住風,糠皮排去不了。比喻行動跟目的相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排糠障風"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指用揚起的谷糠來阻擋大風,比喻方法錯誤或行為愚蠢,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徒勞無功或適得其反。其核心在于強調手段與目的相悖,違背了基本常識或自然規律。

詳細釋義:

  1. 字面行為解析:

    • "排":有推開、排除、揚棄之意,這裡指"揚起"或"播撒"。
    • "糠":指谷物脫粒後剩下的外殼(如稻殼、麥麸),質地輕飄、松散。
    • "障":阻擋、遮蔽。
    • "風":流動的空氣。
    • 合起來,描述的行為是:試圖用輕飄、易散的谷糠去阻擋強勁、無形的風。這種行為本身在物理上就是無效且可笑的。
  2. 比喻意義:

    • 方法嚴重錯誤: 指解決問題或達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完全不符合客觀規律或實際情況,選錯了工具或方式。就像用糠擋風一樣,選用的"工具"(糠)本身特性(輕、散)與要對抗的"對象"(風)的特性(強、無形)完全相克。
    • 徒勞無功: 強調這種錯誤方法必然導緻失敗,付出努力卻得不到任何效果。
    • 適得其反: 有時更強調不僅無效,反而可能使情況更糟(例如,揚糠可能讓風把糠吹得到處都是,制造更多混亂)。

出處與權威引用: 該成語源自漢代的哲學著作《潛夫論》。東漢思想家王符在其《潛夫論·救邊》篇中寫道:

“夫治世不得真賢,譬猶治疾不得真藥也。治疾當得真人參,反得支羅服;當得麥門冬,反烝橫麥。已而不識真,合而服之,病以侵劇。不知非之為害也,但謂不及古藥。又如排糠障風,掏沙壅河。” (王符《潛夫論·救邊》) 王符在此将任用庸才治理國家比作用假藥治病、用糠擋風、掏沙堵河,形象地批判了用人不當、方法錯誤帶來的危害,深刻揭示了"排糠障風"行為的荒謬與無效。此出處奠定了該成語的經典地位和權威性。(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 王符《潛夫論》引文)

用法示例:

"排糠障風"是一個具有深刻諷刺意味的成語,它源自古代經典,以生動的自然現象作比,警示人們做事必須遵循客觀規律,選擇正确的方法和手段。任何違背常理、一廂情願的愚蠢行為,最終都隻會像試圖用谷糠阻擋大風一樣,落得個徒勞無功甚至適得其反的下場。其權威性建立在古代典籍的明确出處和長久以來的語言實踐基礎之上。

網絡擴展解釋

“排糠障風”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pái kāng zhàng fēng,字面意思是“揚場時想要擋住風,卻導緻糠皮無法被吹走”,比喻行動與目的相違背,即采取的措施反而阻礙了目标的實現。

詳細解析:

  1. 核心含義
    成語通過“揚場(分離谷物與糠皮)”的場景,形象化地描述了一種矛盾現象:試圖用“障風”的方式輔助揚場,結果反而導緻糠皮無法被有效分離。引申為做事方法不當,導緻事與願違。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東漢王符的《潛夫論·救邊》:“若排糠障風,掏沙壅河。”。原指當時應對邊患的策略如同“用糠擋風、用沙堵河”般無效,批判了措施與目标背道而馳的治理問題。

  3. 結構與用法

    • 語法結構:緊縮式成語,可作賓語或定語。
    • 感情色彩:中性,多用于客觀批評或反思。
    • 示例:
      “減少污染卻放寬排放标準,無異于排糠障風。”
  4. 近義與反義

    • 近義:適得其反、南轅北轍
    • 反義:對症下藥、事半功倍

擴展建議: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語境應用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潛夫論》原文(如、2、6的文獻來源)。該成語在現代多用于批判政策、決策的自我矛盾性,具有鮮明的警示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媕淺霸王廳悲呻促急促忙打蹦兒達觀刀瘡電流星散東牀嬌婿繁本葑菲黼帟鈇砧瓜祭關饷蠱廢龁痡華榱換轉蕙肴堅苦卓絕蹇縱腳耗姣弱酒客寬惠曆來流漸吏員呂公子蠻腰勉強眠娗妙古南嶺内化譬諸箝制衾衣權勢讓位人民民主專政塞包袱沙壤時辰牌稅名順意四面出擊踏高橇泰帝貪遴停午唾駡土偶人汍汍烏斯藏烏噣閑休息喘吸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