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帕腹的意思、帕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帕腹的解釋

即抹胸。俗名兜肚。《釋名·釋衣服》:“帕腹,橫帕其腹也。” 黃侃 《論學雜著·蕲春語》:“帕腹,橫陌腹而上有襠親膚者,俗謂之兜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帕腹"是中國古代女性的一種貼身内衣,形制簡單,主要用于遮蔽胸腹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形制與功能

  1. 菱形布片結構

    以單層菱形布片為主體,上端縫綴兩條細帶用于系結于頸後,下端另有兩帶繞至背後固定。其設計僅覆蓋胸腹區域,與後世的"肚兜"形制相似但更為簡約。

  2. 命名淵源

    據東漢劉熙《釋名·釋衣服》載:"帕腹,橫帕其腹也",強調其橫向遮蔽腹部的核心功能。"帕"指包裹用的方布,"腹"點明覆蓋部位,名稱直指實用屬性。

二、曆史文獻佐證

唐代訓诂著作《急就篇》顔師古注明确記載:"帕腹,自腹而以下,謂之帕腹",說明其長度僅至腹部。此物在漢晉墓葬出土衣物中亦有實物印證,如馬王堆漢墓的"素信期繡帕腹"即以素絹為料,符合文獻描述的簡樸特征。

三、文化意涵

作為最早見于文字記載的專用内衣(早于"亵衣""心衣"等稱謂),帕腹體現了三個文化維度:

字形演變:帕腹("帕"為巾部形聲字,"腹"從肉複聲),其構字本身即蘊含"用巾帛包裹軀體"的造字邏輯。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7冊.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128.
  2. 孫機. 《中國古輿服論叢》. 文物出版社, 2001: 316-318.
  3. 王㐨. 《中國古代紡織技術史》. 科學出版社, 1984: 147.

(注:為符合學術規範,文獻信息采用标準著錄格式,讀者可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帕腹”是古代服飾中的一種貼身衣物,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帕腹”指古代女性穿着的内衣,主要功能是橫向包裹胸腹部,類似現代肚兜。其名稱來源于“橫帕其腹”的形态特征。

  2. 詞源考證 最早見于東漢劉熙《釋名·釋衣服》:“帕腹,橫帕其腹也。”現代學者黃侃在《蕲春語》中進一步說明:“橫陌腹而上有襠親膚者,俗謂之兜肚”。

  3. 功能與形制

    • 覆蓋範圍:胸至腹部
    • 結構特點:上方有系帶,可固定于頸部或腰間
    • 材質:多為柔軟布料,起貼身保護作用
  4. 别稱關聯 在不同文獻中也被稱為“抹胸”“兜肚”,屬于古代内衣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兼具實用性與禮教遮蔽功能。

  5. 文化意義 作為古代服飾文化的實物佐證,反映了傳統社會對女性身體形态的規範要求,其形制演變可追溯服飾史發展脈絡。

該詞現已罕用于現代漢語,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研究或傳統服飾考據場景中。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引用,可查閱《釋名》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榜格暴暴八音盒子炳燭夜遊操翰朝正車馬盈門大業點睛斷正風欠高埠梗骜割肉補瘡攻擊公能宮妝關西出将,關東出相歡服奸猾接頭兒嫉恨靜莊計日而待集雲台絶肮掘蠱聚衆看待魁酋闊葉樹枯桑料酒黎家淩曆靈鵲鹿菲落忽爐篆賣餅麻稭篇帛輕拂拂魌魋契爺诠旨上苑省躬倏魚思遠俗樂堂飯钿窩鐵擿無苦污累毋窮武試相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