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牛骥同槽"。
2.謂牛與千裡馬同槽而食。比喻賢愚不分。
“牛骥同皂”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成語釋義
“牛骥同皂”字面指牛與千裡馬(骥)同槽進食(皂:牲口槽),比喻賢愚不分、優劣混雜,常用來形容有才能的人與平庸之輩處于同等境遇,或好的與壞的事物混雜共存。
二、出處與演變
三、用法與示例
四、近義詞與反義延伸
五、深層寓意
成語反映了古代社會對人才選拔機制的批判,強調“伯樂”的重要性。賢能之士若與庸碌者同處,不僅埋沒才能,更可能導緻群體或組織的衰敗(如《易林》中“郭氏以亡”的典故)。
注:如需完整文獻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數據庫。
《牛骥同皂》是一個成語,意指品質優秀的人或物相聚一起。它形象地描繪了牛、骥和皂三者不同的外貌特征,但卻能和諧相處的場景,寓意着人們應該相互理解、和睦共處。
《牛骥同皂》中的三個漢字分别是“牛”、“骥”和“皂”。其中,“牛”的部首是“牛字頭”,它的筆畫數為四;“骥”的部首是“馬”,它的筆畫數為十二;“皂”的部首是“白”,它的筆畫數為五。
《牛骥同皂》這個成語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文章中說到,“牛骥同皂,不同形狀而同去勢也,骨不名立,而國之富也。宜盡民力遺之也。”意思是指圍繞一個共同目标,不論外貌相異,隻要能夠共同發揮各自的優勢,就能夠實現國家的富強。
《牛骥同皂》的繁體字是《牛驥同皁》。
《牛骥同皂》的古時候漢字寫法是《牜駿同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牛骥同皂》這個成語形容一個團隊或群體中,盡管個體各有不同,但能夠團結協作,共同取得成功。比如:這個團隊裡有老師、工程師和設計師等不同職業的人,雖然大家背景不同,但因為各自的能力卓越,所以他們在工作上一起打造出了非常出色的成果,真可謂是牛骥同皂。
與《牛骥同皂》相關的其他成語有:“骥子龍文”、“骥伏鹽車”、“同室操戈”等。
《牛骥同皂》的近義詞有:“草木皆兵”、“和衷共濟”等。
《牛骥同皂》的反義詞有:“同床異夢”、“水火不容”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