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迎女。(1)迎娶女子。《春秋·隱公二年》:“九月, 紀 裂繻 來逆女。”《隋書·長孫晟傳》:“十七年, 染幹 遣五百騎隨 晟 來逆女,以宗女封 安義公主 以妻之。”(2)迎接女兒歸甯。 胡樸安 《中華全國風俗志·山東·鄒縣之歲時》:“二月二日……炊糕逆女,女辍針工為舁戲。”
(2).指忤逆不孝的女兒。蒲仙劇《父子恨》第四場:“今天子恭行孝治,忤逆為諸罪之首,你父兄不能伸教誨,有此逆女。”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我 卓 門不幸,生下這種逆女。”
“逆女”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該詞需結合語境區分,古代多指禮儀行為,後衍生道德批判含義,民間傳說則賦予其超自然色彩。如需進一步考證文獻,可參考《春秋》《隋書》等古籍原文。
《逆女》是指行為舉止與傳統女性社會角色相悖的女性,她們不拘小節、不受束縛,勇于表達自我,追求獨立和自由。
《逆女》的部首是辶(辵),筆畫數為12。
《逆女》一詞的來源并不确切,可能是當代網絡流行語或者一些時尚媒體所創造的詞彙。
《逆女》的繁體字為「逆女」。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對于《逆女》這個詞,可能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寫法,因為它是近年來才出現的詞彙。
1. 她是一位真正的逆女,敢于挑戰社會的傳統觀念和陳規舊習。
2. 她的個性十分逆女,時刻展現着與衆不同的風采。
1. 逆流女子
2. 逆襲女強人
3. 逆境女英雄
1. 異類女子
2. 反傳統女性
3. 不羁女性
1. 乖女
2. 傳統女性
3. 循規蹈矩的女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