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心;一心一意。 唐 韓愈 《謝自然詩》:“凝心感魑魅,慌惚難具言。”《雲笈七籤》卷一○四:“太清真人 宋倫 ,字 德玄 , 洛陽 人也。以 厲王 甲辰歲入道。於是凝心寝景,抱一沖和,不交人事,日誦五千文數遍。”《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無奈他此時是凝心靜氣,聚精會神,生怕錯過了節兒。” 葉聖陶 《線下·平常的故事》:“現在她正把鞋面同鞋底聯綴起來;這很容易綴得歪斜,所以她凝心壹志地工作,幾乎把一切都忘了。”
“凝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凝心(níng xīn)意為專心緻志、集中精神,強調排除幹擾、全身心投入于某事。
核心概念
指集中心思、保持專注,常用于描述人在工作、學習或重要事務中全神貫注的狀态。例如:“凝心靜氣”“凝心聚力”()。
曆史淵源
該詞可追溯至古代文獻:
“凝心”強調專注與投入,既有古典文獻淵源,也廣泛用于現代激勵場景。
凝心,意為聚集心神,集中精力。拆分部首為冫心,筆畫為10畫。源自《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心之凝也,非襁褓之悶也,非悔亡之減也,非畏敵之弱也。”意為聚集心神、凝聚心力。
在繁體中,凝心的寫法為凝心。
在古時的漢字寫法中,凝字的形狀是在心字旁加上了額外的畫。這種寫法體現了凝聚的意義。
例句:
他凝心專注,全神貫注地解決這個難題。
組詞:
凝視、凝滞、凝聚
近義詞:
集中、專注、聚精會神
反義詞:
心猿意馬、漫不經心、心不在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