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嚴寒。《素問·五運行大論》:“其變凝冽。” 王冰 注:“寒甚故緻是。”《舊唐書·宦官傳·楊複恭》:“時方凝冽,嬪禦無被,哭聲聞于外。” 宋 蘇轼 《病中答趙薦》詩:“風飈助凝冽,幃幔困掀簸。”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虎》:“﹝嫗﹞謂 澄 曰:‘以君冒寒,且進一盃以禦凝冽。’”
“凝冽”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極端寒冷的狀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法:
自然氣候
多用于描述天氣或環境的極度寒冷,如“風飈助凝冽”(蘇轼詩句),強調寒冷到令人難以忍受的程度。
情感與态度
在文學中可引申為形容人的心情或态度冷酷無情,如《世說新語》中“凝冽然後複凝冽也”,比喻情感的冷漠疏離。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詞引用,可查閱《素問》《世說新語》等文獻。
《凝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形容水等變得凝固、涼冷。
《凝冽》由4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冫”、“卩”、“冫”、“攵”。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總筆畫數為15。
《凝冽》是一個現代漢字,沒有明确的來源。它并沒有繁體字形式,隻存在于簡體字中。
由于《凝冽》是現代漢字,它沒有古時的寫法。
1. 冬天的泉水被寒風吹打着,漸漸凝冽成了冰。
2. 在北方的冬天,湖面上的水已經凝冽得無法流動。
3. 深夜的冷風讓濕漉漉的衣物凝冽起來,讓人感到冰冷。
凝冽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彙,例如:
- 凝冽寒風
- 凝冽雜念
- 凝冽湖面
凝冽的近義詞包括凝結、凍結、凝固等。
凝冽的反義詞包括流動、溫暖、融化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