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囿于情;沉陷于感情。《陳書·孔奂傳》:“﹝ 孔奂 ﹞性耿介,絶請託,雖儲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終不為屈。” 唐 元稹 《哭子》詩之三:“爾母溺情連夜哭,我身因事不時悲。”
(2).思想感情沉湎于某個方面。《舊唐書·李元素傳》:“ 元素 再娶妻 王氏 ……甚禮重,及貴,溺情僕妾,遂薄之。”《太平廣記》卷四七三引《續異記》:“我始來直省,便見一青衣女子從前度……且愛之,仍溺情。”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蓋至國朝而布衣處士以書畫顯名者不絶,蓋由富貴者薄文翰為不急之務,溺情仕進,不復留心,故令山林之士得擅其美。”
“溺情”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及用法如下:
沉陷于感情
指過度沉浸于情感中,失去理性克制。例如《陳書·孔奂傳》中“溺情相及”形容因情感牽絆而屈從于他人。
思想沉湎于某方面
既可指對情感的沉迷,也可泛指對事物(如愛好、習慣等)的過度投入。例如《舊唐書·李元素傳》提到“溺情仆妾”,指沉迷于仆妾之事;則用“溺情于奕”描述對下棋的癡迷。
該詞需結合語境理解,既可指情感失控,也可指對特定事物的沉迷。使用時需注意權威典籍中的例證(如《陳書》《舊唐書》),避免望文生義。若需更多古籍案例,可參考、6、7中的具體引文。
《溺情》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一個人對某個事物或某個人産生強烈的情感、情緒上的依戀和沉迷。
《溺情》中的部首是水(氵),筆畫數是10畫。
《溺情》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他們描繪了很多關于愛情和情感的文字,而其中溺情一詞就被用來形容深陷于愛情中無法自拔的狀況。
《溺情》的繁體字為「溺情」。
在古時候,「溺情」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常見的寫法為「溺情」。
1. 他對她的溺情已經超越了理智,無法自拔。
2. 她深深地溺情于舞蹈,每天都投入極大的熱情。
溺愛、溺水、溺死、情感
沉溺、沉迷、迷戀
理智、冷靜、淡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