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deous and wicked] 猙獰;兇惡
獰惡的神色
兇惡。 唐 呂岩 《贈劍客》詩:“先生先生貌獰惡,拔劍當空氣雲錯。” 金 元好問 《張萱四景宮女畫記》:“界畫細整,脊獸獰惡,與今時特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閩遊日記後》:“霧滃棘銛,芾石籠崖,獰惡如奇鬼。” 楊朔 《昨日的臨汾》:“車夫雖然不是散兵,他那一副獰惡的臉面卻不能不使我有所戒備。”
“獰惡”是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外貌、神态或行為上的兇惡、可怕。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或現代作品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漢語辭海》或文學作品集。
《獰惡》是一個表示兇惡、邪惡、兇猛的形容詞。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物具有惡劣、殘忍、兇暴的特征。
《獰惡》由犬(犭)和告(告)兩個部首組成。
其中,犬(犭)是表示和狗有關的字的部首,告(告)是表示與告訴有關的字的部首。
總共有11個筆畫,讀音為"níng'è"。
《獰惡》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古稱"獰惡"。
在繁體字中,"惡"的字形為"惡"。
在古代漢字中,《獰惡》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其中"獰"的字形為"犲 + 心","惡"的字形為"亞 + 心"。
1. 他面容獰惡,讓人不寒而栗。
2. 那個兇手有一雙獰惡的眼睛,仿佛要吞噬一切。
1. 獰笑:形容大笑時露出惡意的面容。
2. 獰視:形容用帶有惡意和威脅的目光看人。
3. 獰猛:形容兇猛、狠毒。
1. 兇惡:具有威脅、殘暴和惡劣特征的。
2. 殘忍:形容對他人或動物無情、兇狠。
善良:表示行為正直、溫和、善意。
友善:對人友好、和藹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