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齧指的意思、齧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齧指的解釋

(1).咬指頭。形容極為痛心。 唐 元稹 《台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呈損之兼贈周兄四十韻》:“蠻民詀諵訴,嚙指明痛癏。”《水浒傳》第九八回:“土人欲採取他(美石),卻被一聲霹靂,把幾個採石的驚死,半晌方醒。因此人都嚙指相戒,不敢近他。” ********* 《抗戰以來》三五:“或知之(被捕的原因)矣,而腐心齧指,申訴無門,畏禍吞聲。”

(2).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一:“ 曾子 從 仲尼 在 楚 而心動,辭歸問母。母曰:‘思爾齧指。’ 孔子 曰:‘ 曾參 之孝,精感萬裡。’”《後漢書·蔡順傳》:“ 順 少孤,養母。嘗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順 不還,乃噬其指, 順 即心動,棄薪馳歸。” 李賢 注:“噬,嚙也。”後用“嚙指”表達母親對兒子的渴念和兒子對母親的孝思與眷顧。 清 顧炎武 《與李湘北書》:“但此君母老且病,獨子無依……況年逾七十,久困扶牀,路隔三千,難通嚙指,一旦禱北辰而不驗,迴西景以無期,則缾罍之恥奚償,風木之悲何及!”

齧指:

(1).咬破指頭。表示決心,發誓。《史記·田叔列傳》:“ 趙王 齧指出血,曰:‘先人失國,微陛下,臣等當蟲出。公等奈何言若是!’”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齧指暗思花下約,憑闌羞睹淚痕衣。” 明 李東陽 《讀唐詩三十一首》之二:“﹝ 徐世勣 ﹞又忍棄其流涕齧指之言,以成 武氏 之禍。”

(2).表示思念深切。 宋 岑象求 《吉兇影響錄》:“ 曾子 從 仲尼 在 楚 而心動,辭歸問母。母曰:‘思爾齧指。’ 孔子 曰:‘ 曾參 之精感萬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齧指"是漢語中具有典故色彩的複合詞,字面指咬手指的動作,深層承載着中華傳統孝道文化内涵。從漢語詞源學角度分析,其核心含義包含三個維度:

一、字詞本義 "齧"在《說文解字》中釋義為"噬也",本指動物用牙齒啃咬,《漢語大詞典》收錄該字時特别注明其"引申為侵蝕、傷害"的語義演變軌迹。"指"即手足之指,《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強調其作為人體末梢的敏感性特征。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直指以齒咬手指的具象行為。

二、典故源流 該詞典出《二十四孝·齧指痛心》典故,據《後漢書·列女傳》記載,春秋時期曾參在山中采薪時,其母齧指以傳訊,曾子即感應心痛,負薪歸家。這一記載被收錄于《藝文類聚》《太平禦覽》等類書,成為傳統孝道文化的重要符號。

三、語義延伸 在文學應用中,"齧指"逐漸衍生出多重象征意義:既指母子連心的親情感應機制,如元雜劇《琵琶記》中"齧指血書"的情節設置;又喻指極端焦慮狀态下的肢體語言,見《紅樓夢》第三十四回"黛玉齧指拭淚"的細節描寫;更發展為孝親倫理的儀式化表達,明代《孝經衍義》将其納入"感應篇"進行哲學闡釋。

網絡擴展解釋

“齧指”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一、基本含義

指“咬手指”的動作,常用于形容極端情緒狀态:

  1. 驚訝或震驚:如成語中描述人受驚時咬手指的神态。
  2. 極度痛心:唐代元稹詩句“嚙指明痛癏”即用此意表達悲痛。

二、文化典故

源自曆史故事,體現母子親情:

三、引申含義

部分文獻中擴展為其他情感或行為:

四、字詞解析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進一步分析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闇藹白齋便假饒冰浄除喪打春道山學海敵占區梵屧鳳凰皁隸分光官券锢籍谷士寒蚓橫陣何與喉頭黃車健勇腳頭亂勁峭濫刑寥翹林谷令質龍牓絡漠麻繩菜敏博之學木刻南冠客排煙平吞青芒窮北權門散員紗籠商度時刻蝨蝨眡聽轼鼃黍酒樞密太尉嗣守竦恧貪財好色逃伏天池天陽投贽酴釄讬興王路悟悔誣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