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尼泊爾的意思、尼泊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尼泊爾的解釋

南亞内陸國。在喜馬拉雅山脈南坡。西南鄰中國。面積1472萬平方千米。人口1850萬(1991年)。首都加德滿都。農業國。登山活動收入為外彙重要來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學角度解釋,"尼泊爾"作為專有名詞的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尼泊爾(Ní bó ěr)

指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南亞内陸國家,全稱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其首都為加德滿都,官方語言為尼泊爾語,國土面積約14.7萬平方公裡,北鄰中國西藏,南、東、西三面與印度接壤。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978頁(無有效鍊接)。


二、詞源與曆史沿革

  1. 詞源考據

    "尼泊爾"一詞源于梵語"Nepāla",古代文獻中亦作"泥婆羅"(《大唐西域記》)。藏語稱其為"Bal-yul",意為"羊毛之國",反映其傳統畜牧業地位。

    來源: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2年(無有效鍊接)。

  2. 曆史記載

    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卷七》中記載:"尼波羅國,周四千餘裡,在雪山中",首次以漢語文獻形式明确該國地理方位。

    來源:《大唐西域記校注》,季羨林等校注,中華書局,1985年(無有效鍊接)。


三、文化關聯釋義


四、現代漢語使用規範

根據《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GB/T 17693.1-2008):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尼泊爾”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多來源信息整理而成:

一、基本概況

尼泊爾(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全稱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是南亞内陸山國,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北鄰中國,其餘三面與印度接壤。國土面積約14.7萬平方公裡,人口約3000萬(2020年數據),首都為加德滿都。官方語言為尼泊爾語,上層社會通用英語。

二、曆史沿革

三、文化特色

四、經濟特點

以農業為主,登山和旅遊業為重要外彙來源。境内擁有多座喜馬拉雅山峰,吸引全球登山者。

五、詞源解釋

“尼泊爾”一詞源自古代文獻中的“尼泊爾人”(現代紐瓦人祖先),語言學研究認為其與“紐瓦爾”(Newar)為同一詞彙變體。


如需進一步了解尼泊爾曆史事件(如2015年地震)或文化細節,可參考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憂北河邊海才林長短歌瞋罵籌撥惆惕鹑星雕睨疊撲疊奏頂針續麻東又不着,西又不着鬥香短盤非心鳳穴鳳衣耕車構撰海内河侯後範淮南八公枷鏁赍持階級性計分擊鮮空牀來回來去勞政累蘇積磈剺耳米課暖蒸蒸膨漲平怿霹誣傾杯齊心同力泉曲逡巡塞聲三陽開泰剡溪興紹複詩謌霜發聳昧索落鐵樹開華銅渾維禦斡耳朶香菰象貌崄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