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袅繞"。
2.猶缭繞。
“裊繞”的正确寫法應為“袅繞”(“裊”是“袅”的異體字),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袅繞”讀作niǎo rào,指輕柔的事物缭繞、回旋不散的狀态,常用于形容煙霧、聲音等缥缈綿延的景象。例如:
延伸用法
該詞帶有古典文學色彩,多見于詩詞或抒情描寫中,能營造悠遠、柔美的意境。例如描寫自然景觀:“山間晨霧袅繞,如輕紗籠罩”。
注意
現代漢語中,“袅繞”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的近義詞是“缭繞”。兩者含義相近,但“袅繞”更強調形态的輕盈婉轉。
裊繞(lǐ rǎo)是一個形容詞,意指煙霧、香氣等缭繞、飄蕩的樣子。
裊字由“衣”部和“堯”字旁組成。
裊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形狀就像是一團煙霧。
裊的繁體字為「縈」。
在古代,裊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一般是「糸」部分在上,「享」部分在下。
1. 整個花園都被美麗的煙霧裊繞着。
2. 香香的糕點從烤箱裡出來,美味的香氣裊繞在整個廚房。
裊繞可以與其他詞組成詞語,例如:
1. 籠罩裊繞
2. 雲霧裊繞
3. 煙塵裊繞
裊繞的近義詞有:
1. 缭繞
2. 彌漫
3. 彌散
裊繞的反義詞有:
1. 消散
2. 散去
3. 萎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