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名。在今 雲南省 大理縣 上關 花甸壩 。 明 楊慎 《白王莊》詩:“ 鳥吊山 前禾黍香,路人雲是 白王莊 。” 明 楊慎 《雲南山川志·鳳羽山》:“ 鳳羽山 在 浪穹縣 西南三十裡,舊名 羅浮山 ,相傳 蒙氏細奴邏 興時,有鳳翔於此,故名 鳳羽 。後鳳死。每歲冬,衆鳥哀吊其上,故又名 鳥吊 。”
“鳥吊山”一詞包含地理實體和文學意象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地理位置
鳥吊山位于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鳳羽壩子西部,是雲嶺山脈羅坪山的主峰,海拔範圍1550-3465米。
自然特征
生态價值
位于候鳥遷徙路線上,每年春秋兩季有大量候鳥在此栖息,形成“百鳥朝鳳”奇觀。
源于白族民間傳說:相傳古代一對戀人因反抗土司迫害化作金鳳凰,凍死于山頂。此後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前後,成千上萬鳥類聚集此處哀鳴憑吊,故得名“鳥吊山”。
在古籍中偶作比喻性成語使用,形容人陷入絕境,如明代楊慎詩句“鳥吊山前禾黍香”。但現代更側重其地理與生态意義。
《鳥吊山》是一個成語,意指鷹隼飛翔的高山。它用來形容鳥類在崇山峻嶺之間翺翔的景象,也可以比喻人的志向高遠或者行動敏捷。
《鳥吊山》的拆分部首是鳥(鳥部)和山(山部)。它的總筆畫數目為20畫(鳥:11畫,山:9畫)。
《鳥吊山》一詞最早出自《晉書·陸機傳》,但它的确切來源尚不明确。在繁體中,它寫作「鳥吊山」。
在古代的漢字中,「鳥吊山」曾有多種寫法。有的人将「鳥」寫作「鳥」,有的人将「吊」寫作「弔」,而有的人将「山」寫作「山山」或「山山山」。
1. 在晨曦中,鳥吊山間,展翅翺翔,令人心曠神怡。
2. 這個年輕人志向遠大,他的抱負就像鳥吊山一樣高聳。
鳥群、山脈、高山、飛翔、翺翔、高遠
飛天、淩雲、騰雲駕霧
地底、深淵、低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