柅杜的意思、柅杜的詳細解釋
柅杜的解釋
遏止,杜絕。《新唐書·牛徽傳》:“ 乾符 中選濫,吏多姦,歲調四千員。 徽 治以剛明,柅杜幹請,法度復振。”
詞語分解
- 柅的解釋 柅 ǐ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果實像梨。 擋住車輪不使其轉動的木塊:“系于金柅。” 阻止:“情動不可柅。” 一種絡絲工具。 柅 ì 古同“杘”,絡絲車的搖把。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杜的解釋 杜 ù 落葉喬木,果實圓而小,味澀可食,俗稱“杜梨”,亦稱“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擔或刻圖章。 阻塞(?),堵塞(乮 ):杜絕。杜塞(乮 )。杜門謝客,防微杜漸。 〔杜撰〕憑自己的意思沒有根據地
網絡擴展解釋
“柅杜”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不同語境分析:
一、作為動詞的“柅杜”
根據網絡釋義(、),“柅杜”讀作nǐ dù,意為遏止、杜絕。
- 出處:在《新唐書·牛徽傳》中有記載:“徽治以剛明,柅杜幹請,法度複振”,指通過嚴厲手段遏止不正當的請托行為,恢複法度。
- 用法:常用于古代文獻中,表示對某種行為或現象的強力制止,屬于較正式的書面語。
二、可能存在的混淆詞“杕杜”
值得注意的是,“柅杜”與《詩經》中的“杕杜”(dì dù)易混淆(-7):
- 含義:
- 杕(dì):形容樹木孤立生長;杜:指杜梨樹。
- “杕杜”象征孤獨無依的狀态,如《詩經·唐風·杕杜》以孤樹喻流浪者的凄涼:“有杕之杜,其葉湑湑。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
- 文化意象:後世常用“杕杜”表達漂泊、孤寂之情,與“柅杜”的遏止義截然不同。
三、使用建議
- 區分字形:“柅”為木字旁加尼,側重動作(遏止);“杕”為木字旁加大,側重狀态(孤獨)。
- 語境參考:現代使用中,“杕杜”更常見于文學賞析,而“柅杜”多出現在古籍引述中,需結合具體文獻判斷。
建議通過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進一步驗證具體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柅杜的意思
《柅杜》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戰士在行軍、作戰中所受的摧殘、蹂躏,也可以指戰士所受的傷害或痛苦。
拆分部首和筆畫
《柅杜》的拆分部首為木,筆畫數為9畫。
來源和繁體
《柅杜》并非一個常用的漢字,所以其來源比較模糊。在現代漢字中,并沒有繁體字對應《柅杜》這個詞。
古時候漢字寫法
由于《柅杜》不屬于常用漢字,古時候并沒有統一的規定漢字寫法。因此,我們無法确定古代人對《柅杜》這個詞的具體寫法。
例句
1. 在這次戰鬥中,我所指揮的部隊遭受了巨大的柅杜。
2. 戰地上的柅杜讓他痛苦不堪。
組詞
柅杜沒有可以與之組詞的相關詞語。
近義詞
近義詞有:戰殘、戰禍、傷痛。
反義詞
反義詞有:平安、安康、幸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