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博望槎的意思、博望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博望槎的解釋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六》引 南朝 梁宗懔 《荊楚歲時記》:“ 張華 《博物志》: 漢武帝 令 張騫 窮 河 源,乘槎經月而去,至一處,見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織,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 騫 問雲:‘此是何處?’答曰:‘可問 嚴君平 。’織女取榰機石與 騫 而還。” 張骞 曾封 博望侯 。後因以指 張骞 乘槎至天宮事。 元 吳萊 《浦陽十景·湥褭江源》詩:“清澄灌或 於陵 圃,窈窕尋猶 博望 槎。” 清 李漁 《笠翁對韻·六麻》:“ 志和 宅, 博望 槎;秋實對春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博望槎”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含義

“博望槎”字面可拆解為“博望”與“槎”兩部分:

2.典故出處

源自南朝《荊楚歲時記》記載的傳說:漢武帝派張骞探尋黃河源頭,他乘槎(木筏)航行至天河,遇見織女和牽牛人,并帶回織女所贈支機石。因張骞被封“博望侯”,後人以“博望槎”代指這一傳奇經曆。

3.用法與延伸

4.相關辨析

需注意“槎”在成語中并非實指木筏,而是象征探索的勇氣與行動力,與“乘槎泛海”“星槎”等詞有相似意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張骞出使西域的曆史背景,可參考、4中的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博望槎(bó wàng chá)是一個成語,意為在高處望得更遠的木質平台。現在詳細來看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 博望槎由三個字組成:博(bó)、望(wàng)和槎(chá)。其中,博的部首是十,望的部首是月,槎的部首是木。 筆畫數: 博望槎的筆畫數分别是:博(7畫)、望(8畫)和槎(12畫)。 來源: 《博望槎》一詞來源于《左傳》中的一句話:“黃泉之下,猶有松乎?博望之槎,猶有善乎?”意思是指即使在黃泉之下,也可能有保存良好的松木;就像在高處望得更遠的槎(平台)一樣,也有可能有更美好的事物存在。 繁體: 博望槎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博望槎」,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博望槎這個詞的寫法和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變化。 例句: 他站在山頂的博望槎上,遠遠望着迷人的海景。 組詞: 博聞強識(bó wén qiáng shí):形容人有廣博的知識和深厚的才智。 近義詞: 瞭望台(liào wàng tái):指用來遠望的高層建築物或平台。 反義詞: 低頭族(dī tóu zú):指整天低着頭盯着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人。 以上就是關于《博望槎》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