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博望的意思、博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博望的解釋

(1).古山名。即今 安徽 當塗 西南 東梁山 ,與 和縣 南 西梁山 隔江相對如門,故又稱 天門山 。曆來為攻守要地。《文選·陸倕<石阙銘>》:“乃假天闕於 牛頭 ,託遠圖於 博望 。” 李善 注:“ 孝武 大明 七年 博望 梁山 立雙闕。”

(2).苑名。 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為皇太子作》詩:“登賢 博望 ,獻賦 清漳 。”詳“ 博望苑 ”。

(3). 漢 張骞 的封號。《漢書·張骞傳》:“ 騫 以校尉從大将軍擊 匈奴 ,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乃封 騫 為 博望侯 。” 明 劉基 《題陳大初畫扇》詩之二:“争似乘槎隨 博望 ,玉繩光裹看山河。”參見“ 博望槎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博望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既可作為曆史封號名稱,也可指代地名,具體釋義如下:

一、曆史封號:博望侯

指西漢外交家張骞的封爵。漢武帝為表彰張骞出使西域的功績,封其為“博望侯”。“博望”二字取“廣博瞻望”之意,象征其開拓視野、溝通異域的貢獻。此封號最早見于《史記·衛将軍骠騎列傳》:“張骞,漢中人也,以校尉從大将軍擊匈奴,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乃封骞為博望侯。”

來源:《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漢語大詞典》。

二、地名:博望區/博望鎮

今多指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的博望區,或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的博望鎮。其地名淵源與張骞封號直接相關:

  1. 安徽博望區:因張骞受封“博望侯”而得名,自古為吳楚交界要沖,以“刃具之鄉”聞名。
  2. 河南博望鎮:相傳為張骞初封之地,《漢書·地理志》載南陽郡下設“博望縣”,東漢時張骞後裔遷居于此,延續封地名。

    來源:《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方城縣志》。

詞義解析

提示:更多曆史地理信息可查閱《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或地方志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博望”一詞主要有以下含義,需結合曆史、地理和人物背景綜合理解:

一、地理名稱

  1. 古山名
    指今安徽當塗西南的東梁山,與和縣的西梁山隔江相對,合稱“天門山”。此處地勢險要,曆來為軍事要塞。

  2. 現代行政區劃
    安徽省馬鞍山市設有博望區,地處長三角經濟圈,是連接安徽與蘇浙滬的重要門戶,交通便利(如鄰近南京祿口機場)。


二、曆史相關

  1. 張骞的封號
    漢代外交家張骞因出使西域有功,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這一稱號成為其曆史身份的象征。

  2. 苑名“博望苑”
    漢代皇家園林“博望苑”為太子賓客聚集之地,但具體記載較少,多見于文獻引用。


三、詞義解析

  1. 字面含義
    “博”指廣博、淵博,“望”意為遠瞻,組合後引申為“有遠見卓識”,常用于形容人的洞察力。

  2. 名字寓意
    現代取名中,“博望”被賦予積極意義,象征智慧、影響力與領導力。


四、文學與例句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類含義(如曆史或地理),可查看标注的參考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拜伏抃笑波波碌碌車隣賜冰萃蔡粗書大來诋嫚訪察費連撫今思昔桂葆古今圖書集成衡定橫字哄動一時黃草還元返本灰灺胡鯭借書證荊篠僦房狙公具數可望而 不可即來回略誘量子力學簾眷遼豕白頭燎竈沒腳螃蟹彌度冒頓虐政鳥語甯戚歌判書清隽青盻耆英會睿德森磢善閉無關楗申憤沈藴詩圖守歲送東陽馬生序聽筒抟搖推尊外角魏紫烏塗無淫無眹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