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黏糊的意思、黏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黏糊的解釋

(1).形容東西黏稠。如:這糯米粥挺黏糊,很好喝。

(2).形容人行動不爽利,精神不振。如:你幹活别老那麼黏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黏糊”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分為兩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形容物體黏稠

含義:指物質具有濃稠、粘附的特性,常見于描述液體或半流體狀态。
例子:

  1. 食物類:如“糯米粥熬得挺黏糊”,“大米粥加白薯又黏糊又好吃”。
  2. 其他物體:如雨後泥地“一片黏糊”,或手上沾滿糨子的狀态。

二、形容人的行為或狀态

含義:描述人行動遲緩、精神不振,或性格優柔寡斷。
例子:

  1. 行為方面:如“他平時做事很黏糊,這次卻利索得很”。
  2. 精神狀态:如“幹活别老那麼黏糊”,“别看他平時黏糊,有事時比誰都利索”。

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搜狗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黏糊

黏糊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粘濕而黏稠的樣子。該詞可以拆分為黏(粘)和糊(糊)兩個部分。

黏字的部首是糸(纟),是由兩個筆畫組成,可以看作由絲線和結構構成,表示與線一樣易于黏附。而糊字的部首是米(糸),也是由兩個筆畫組成,表示含有黏性的糊狀物體。

《黏糊》一詞源于《莊子·徐無鬼》:“黏糊各拘其處,終身又終老。”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黏糊的繁體字為黏黏糊(黏字重複),表示更加強調黏稠的程度。

以下是一些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黏糊相關的詞語:

綜上所述,《黏糊》是指粘濕而黏稠的物質,源于古代的《莊子》。它的部首分别是糸和米,拆分為黏和糊兩個字。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其繁體字為黏黏糊。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描述一些黏性物質、液體或物體表面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