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年號的意思、年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年號的解釋

皇帝紀年的名號。漢武帝始建年號,以公元前140年為建元元年。一個皇帝在位期間可用幾個年號,但明、清兩代,一個皇帝一般隻用一個年號。年號一般為兩個字,但也有四個或六個字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紀年的專有稱號系統,具有政治象征和文化記錄功能。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年號是“皇帝紀年的名稱,如‘貞觀’是唐太宗的年號,‘乾隆’是清高宗的年號”(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從曆史制度層面分析,年號制度始于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其核心功能包含三個方面:①昭示政權正統性,如明成祖“永樂”彰顯治國理想;②記錄重大事件,如宋真宗“大中祥符”與封禅典禮直接相關;③反映時代特征,清宣統帝“宣統”即含“宣告統緒”的政治寓意(來源:中華書局《中國曆史年表》)。

典型年號構成規律顯示,68%采用二字組合,29%為四字年號,如武則天“天冊萬歲”。用字偏好方面,“天”“元”“永”等吉祥字出現頻率最高,分别占曆代年號用字統計的19%、15%和12%(來源: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研究》數據庫)。

現存文獻中可考年號達800餘個,日本至今仍在使用“令和”年號,成為漢字文化圈的特殊文化遺存。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乾隆帝朝服像》題款中的“乾隆禦筆”字樣,即為年號在皇家文物中的典型應用實例(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文物檔案)。

網絡擴展解釋

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紀年的名號,由君主确立并具有政治、文化等多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年號是君主統治時期用來紀年的名稱,始于漢武帝劉徹。其首個年號為“建元”(公元前140年),标志着中國年號制度的正式形成。

2.核心功能

3.演變與特點

4.現代應用

中國自1912年清朝滅亡後廢除年號,改用公元紀年。但日本仍保留年號制度(如“令和”),成為少數延續該傳統的國家。


年號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符號,兼具時間記錄與意識形态表達功能,其演變反映了封建王朝的政治特點和文化傳統。

别人正在浏覽...

飽飛被保護人北極星炳若觀火避寝不贍殘羹冷飯抽緒春淺村學究語擔雪塞井逗撓斷年風傳鋒發韻流副教授覆冒臯原疙瘩湯搆兵搆奸夠受古别離國境雇員旱災合溜或時虎尾嘉良攪聒交午結構戒曙極珍客魂窺搖淩等馬耳東風馬上房子名實不副謬為齧臂為盟軿湊聘求千姿萬态悄悄清品岐岖辁樸箬殼弱民食指大動松鷄透骨晚霜雺亂相下隰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