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黏土的意思、黏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黏土的解釋

有黏性的泥土。《書·禹貢》“厥土赤埴墳” 孔 傳“土黏曰埴” 唐 孔穎達 疏:“《考工記》用土為瓦,謂之塼埴之工,是埴為黏土,故土黏曰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黏土是一種具有獨特物理和化學特性的土壤類型,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黏土是含沙粒極少、黏性強的土壤,顆粒直徑通常小于2微米($frac{1}{256}$公厘),主要由矽酸鹽礦物風化形成,3,。其成分以氧化矽(SiO₂)和氧化鋁(Al₂O₃)為主,并含少量鎂、鐵、鈉、鉀、鈣等元素,。

二、分類與形成

  1. 原生黏土(一次黏土):在原地風化形成,顆粒較大且成分接近原岩,耐火性高,是制作瓷器的主要原料,3,。
  2. 次生黏土:經水流搬運沉積,成分更複雜,常用于磚瓦等工業制品,。

三、物理特性

四、應用領域

  1. 工業制造:陶瓷、磚瓦、陶器的主要原料,2,。
  2. 手工藝:現代黏土因環保無毒,廣泛用于兒童教育、美術創作和人偶制作。
  3. 建築:用于排水管道、瓷磚等建材生産。

五、文字規範

根據漢字使用規範,“黏土”為正确寫法,而“粘土”是1955年簡化字推行期間的過渡用字,現建議使用“黏”。


如需進一步了解黏土礦物結構或具體工藝應用,可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的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黏土

黏土(nian tu),是指一種由粘土礦物質構成的泥質土壤,具有黏性的特點。它是由岩石經過長時間的風化和侵蝕作用分解而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黏(黑字)部首為黾(黾字),由4畫組成;土(白字)部首為土(土字),由3畫組成。

來源:《黏土》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用來描述一種黏性的土質物質。

繁體:黏土的繁體字為黏土。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寫法中,黏土可以寫作「黏塗」。

例句:孩子們在田地裡捏着黏土做各種各樣的動物造型。

組詞:黏土片、黏土壁畫、黏土制作、黏土模型。

近義詞:泥土、泥質土壤。

反義詞:砂土、沙質土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