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年谷不登的意思、年谷不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年谷不登的解釋

年谷:一牛收獲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年谷不登是漢語中的經典成語,其核心含義指農作物收成不佳或遭遇荒年。以下從詞典釋義、語源、用法及權威引用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年谷

    指一年中種植的糧食作物,尤指五谷(稻、黍、稷、麥、菽)。

  2. 不登

    “登”古義為“成熟、豐收”,如《說文解字》釋“登”為“上車也”,引申為谷物成熟可收割;“不登”即未成熟、歉收。

整體釋義:農作物未能成熟豐收,泛指荒年饑馑。


二、語源與典籍出處

此成語源出儒家經典: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年谷:一年的谷物收成;不登:不成熟。指荒年。”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2. 《漢語大字典》:

    “登”字條引《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登”,注:“登,成熟也。”

    (來源: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四、用法與例句


五、相關文化内涵

古代中國以農立國,“年谷不登”不僅是經濟問題,更關聯禮制(如君主減膳)、赈災制度及天人感應哲學,反映了農耕文明對自然規律的敬畏。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3.
  2. 漢語大字典編纂處. 《漢語大字典》[M]. 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0.
  3. 《禮記·曲禮下》原文(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4. 《漢書·文帝紀》原文(國學網)

網絡擴展解釋

“年谷不登”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背景

源自《禮記·曲禮下》的"歲兇,年谷不登",描述了古代應對災荒的禮儀制度。提到,古代遇到災年時,國君需停止殺牲祭祀、縮減馬匹糧草,體現對農業歉收的重視。

三、用法與示例

四、擴展說明

提示

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境,現代可引申比喻事物發展未達預期目标,但需注意使用場景的適配性。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禮記》原文及漢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鞭責别才不落道闡幽宸聽池壍刺環叨蹬飛遞鋒出概律鼓門道果菜駭飙好個後難黃篾樓蕙心蘭質湖勇檢校曒曒靜節精驢金門步救全剋架恐悸口哨酷愛匡士力度領門兒六衢論吏闾閈莓莓沒興門廕免乳排廢飄流霹靂火平吏強虜輕脃虬檐睿情順硃束筍嗖嗖宿緣天幕聽熒剔透同功繭統計員頽年外拆生意像煞有介事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