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兩類:
表示時代或時期
指曆史上或人生中具有特定特征的時間段。例如:“戰争年代”“人民當家的年代”。這類用法強調社會背景或事件特征,如《宋書·謝靈運傳論》中“多曆年代”即指跨越多個時代。
作為時間計量單位
在公元紀年中,每世紀以10年為一個“年代”,如“20世紀80年代”對應1980-1989年。需注意:學術界對起始年份存在兩種觀點:
其他補充
若需更具體的曆史分期或年份轉換,可參考權威曆法工具或曆史文獻。
《年代》是一個漢語詞彙,它的意思是指某個特定的時代或年代。它用來描述一段時間内的曆史、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特征和變化。
《年代》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部首是“⺆”(立字旁),它表明了和時間、年份相關的意義;而第二個部分是“日”字旁,表示和日子、天數相關的概念。整個詞共有5個筆畫。
年代這個詞最早來源于古代漢字,最早的寫法為“六歲”、“六歲”,指的是一個人的年齡。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示時間的年份範圍的概念,擴大了其應用範圍。現代漢字中的“年代”一詞,形态和意義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豐富。
《年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年代」。繁體字常見于中國的台灣、香港地區,和一些海外華人社區。
在古代漢字中,年代一詞的寫法有多種變體。例如,“兆載”、“紀載”、“歲月”等詞語都可以表示年代的意思。
以下是關于年代的一些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年代相關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