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年次的意思、年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年次的解釋

年齡的順序。

出處:

《漢書·谷永傳》:“平阿侯 譚 年次當繼大将軍 鳳 輔政。”

《梁書·武帝紀中》:“今九流常選,年未三十,不通一經,不得解褐。若有才同 甘、顔,勿限年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年次"是一個漢語名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按年份排列的順序或位置

    • 指事物按照發生的年份先後進行排列所形成的次序或所處的位置。常用于表示時間序列中的年份順序。
    • 例句: "這份名單是按年次排列的,越靠前的年份越早。" / "請按年次整理這些檔案資料。"
  2. 以年度為單位劃分的類别或等級

    • 指根據年份來劃分事物所屬的類别、批次或等級。常見于統計數據、曆史分期、産品批次标識等場景。
    • 例句: "統計報表中需要分年次列出各項數據。" / "不同年次的葡萄酒品質可能有所差異。"

權威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年次”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出生年份的排序(現代常用義)

  1. 基本定義
    指個人的出生年份,尤其在台灣地區常用“民國紀年”表示。例如“六十年次”對應民國60年(即公元1971年),這類用法在口語中常被簡化為“年級”,如“六年級生”。

  2. 換算與使用場景

    • 與公元紀年的換算公式為:
      $$ text{公元年份} = text{民國年次} + 1911 $$
      例如“80年次”對應公元1991年(80+1911)。
    • 常用于填寫資料、區分同齡群體等場景,如“我們同一年次,都剛滿20歲”。

二、年齡或時間的順序(古代/文獻用法)

  1. 古代含義
    指年齡的長幼次序或時間先後的排列,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漢書》中“平阿侯譚年次當繼大将軍鳳輔政”,即按年齡順序繼承職位。

  2. 相關擴展
    古代對不同年齡段有特定稱謂(如“襁褓”“舞象之年”),但“年次”本身并不直接代指這些稱謂,而是強調年齡的排序邏輯。


三、其他特殊用法

在統計學或某些方言中,“年次”可表示“某事件發生的年份次數”,例如“71年次出現同種情況”。但這類用法較少見,且依賴具體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場景下的詳細案例,可參考《漢書》《梁書》等古籍,或查閱台灣地區戶籍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賹化澳溟懊怨芭蕾舞邦道拔群出萃八字腳兵師場屋常職蟾蠩蘭垂櫜催租待賈沽大小歐陽得辛吊動雕胡肥白甘露廚瓜葛相連廣野顧愆和璧隋珠花筒昏殆加官進祿降席疾速開進亮眼人龍虱亂扣帽子猡猡洛蜀麥虋冬泡毛鬼僻隱蒲絨寝石窮守七字譜掃申表牲醴十冬臘月書閤思情松風亭縮頭龜退轉王妃僞本溫水五秉五風十雨相杖祆廟火銷懦銷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