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内修外攘的意思、内修外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内修外攘的解釋

對内整治國政,對外抵禦敵人。修亦作“ 脩 ”。 宋 胡锜 《拟力田诏》:“顧惟禮耕義種之賢,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明 張綸 《林泉隨筆》:“觀於《垂拱》《奏劄》二篇及《戊午讜議序》,反復以天經地義内脩外攘不可逆為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内修外攘”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nèi xiū wài rǎng,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核心含義

2.出處與典故

3.用法與結構

4.擴展釋義

5.相關提示

如需更完整的出處或例句,可參考宋代及明代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内修外攘

《内修外攘》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個人在修煉自身的内在修養的同時,也要有能力保護自己以及抵禦外部的威脅。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内”、“攵”和“攘”,筆畫總數為21。

這個成語源自《論語·顔淵》中的一句話:“《詩》雲:‘如何其傲?如何其侈?如何其鄙?如何其佚?如何其靡?如何其括?如何其故?如何其奢?’如是我聞。《詩》雲:‘西方之人,…………,日中則焦,于其室則燠’…如是我聞:‘内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内修外攘,其名為閑。”

在繁體字中,成語“内修外攘”為「內修外攘」。

在古代漢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略有不同。通常使用的寫法是“内”為「内」,繁體字中為「內」;“修”為「㒊」,繁體字中為「修」;“外”為「外」,繁體字中為「外」;“攘”為「㚮」,繁體字中為「攘」。

以下是一些包含《内修外攘》的例句:

1. 古人認為,一個人隻有内修外攘,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道德素養的人。

2. 他的修養非常高深,經常強調内修外攘的重要性。

3. 在面對外來的威脅時,我們必須具備内修外攘的能力,保護自己和自己所珍視的東西。

一些與《内修外攘》相關的組詞有:内外、修煉、保護。

與《内修外攘》近義詞有:内外兼修、内外合一。

與《内修外攘》反義詞有:疏于修養、弱不禁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