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nterior lines]∶處在被包圍形勢下的戰線
内線作戰
(2) [planted agent]∶藏在對方内部進行活動的人,也指這種工作
(3) [inside (telephone) connections]∶單位的電話總機所控制、隻供内部用的線路
内線自動電話機
(1).布置在對方内部探聽消息或進行其他活動的人。《官場現形記》第三六回:“自此 唐二亂子 有此内綫,隻要不惜銀錢,差使自然唾手可得。”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隨筆三則》:“他們人地兩熟,又有内線,自然是得天獨厚。”
(2).指在對方内部探聽消息或進行其他活動。 趙樹理 《李家莊的變遷》十一:“ 田支隊 不放人,回了個公函庇護他們說,這些人是他們派到城裡維持會裡作内線工作的。” 李英儒 《野火春風鬥古城》第五章二:“ 銀環 本來想問誰是她的兒子,忽然想起剛才人家說是搞地下工作的,遵照内線工作的紀律,話到嘴邊又咽下去了。”
(3).指内部關系、門道。 老舍 《四世同堂》七:“她覺得這條路子比 曉荷 的有更多的把握,因為她既自信自己的本領,又知道運動官職地位是須走内線的。”
(4).處在敵方包圍形勢下的作戰線。 毛6*澤6*東 《論持久戰》五二:“内線和外線--抗 日 戰争是整個處于内線作戰的地位的;但是主力軍和遊擊隊的關系,則是主力軍在内線,遊擊隊在外線,形成夾攻敵人的奇觀。”
(5).一個單位内的電話總機所控制的、隻供内部用的線路。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内線漢語 快速查詢。
内線在漢語中為多義詞,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類釋義:
指潛伏在敵方内部或深入敵區進行偵察、策應的人員或行動。
例:《孫子兵法》強調“知己知彼”,常需依靠“内線”獲取關鍵情報。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7年。
權威參考: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大辭典》(注:釋義綜合權威工具書,鍊接為示例)
指通過内部人員獲取非公開信息的途徑或關系網絡。
例:他通過公司“内線”提前得知了人事變動消息。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特指籃球、足球等運動中靠近場地中心或對手禁區的進攻位置。
例:教練安排擅長突破的球員打“内線”,以沖擊對方防守。
來源:《體育科學詞典》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
指機構或建築内部獨立運行的通信線路網絡。
例:請撥分機號接入“内線”聯繫各部門。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詞源:由“内”(内部)與“線”(線索、線路)複合構成,最早見于明清文獻記載的軍事策略。
“内線”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在不同領域的詳細解釋:
以上内容綜合了軍事、情報、通信、體育等多領域定義。若需進一步了解某類具體場景,可參考對應來源。
哀樂苞木悖悖北非不釋不厭忏事持拔叱問次路存覆粗食掉谑對還犯土禁風帽俘獲敢做敢為歌劇灌辟歸正人估人好住虹旆弧剌箭矢解素迥途基數砠田侃侃硁執曠職狼蟲虎豹裂地劉邦溜溜啾啾彌事木柈牛刀割鷄女壻攀路錢席齊齒乞婆三貞山東山風涉難省禁書刊書髓司詞貼旦貼換尾銜吾匹香窟小京官邪門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