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内署的意思、内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内署的解釋

(1).掌内府衣物的官署。《後漢書·殇帝紀》:“其減太官、導官、尚方、内署諸服禦珍膳靡麗難成之物。” 李賢 注:“内署,掌内府衣物。”

(2).指翰林院。因院設宮禁之内,故稱。 唐 康骈 《劇談錄·宣宗夜召翰林學士》:“ 令狐相國 自 吳興 郡守授司勳郎中,未居内署,初與學士候對,便以為有宰輔之才。” 宋 歐陽修 《謝對衣金帶鞍辔馬狀》:“神都繁浩,常懼於曠官;内署凝嚴,遽叨於廁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内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掌管内府衣物的官署
    指古代宮廷中負責管理皇家衣物、禦用物品的機構。例如《後漢書·殇帝紀》提到“内署諸服禦珍膳”,李賢注明确指出“内署,掌内府衣物”。

  2. 指翰林院
    因翰林院位于宮禁之内,故稱“内署”。例如唐代文獻《劇談錄》記載,令狐相國因未居内署(翰林院)而被視為未任宰輔之職,宋歐陽修也曾在文書中提及“内署凝嚴”。


二、延伸解析

如果需要更具體的文獻例證或曆史脈絡,可參考《後漢書》《劇談錄》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内署

内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内”和“署”兩個部分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内: 冂(外框) + 人(從左到右的垂直線、一橫) = 4畫

署: 網(從上到下的垂直線、一橫) + 罒(從上到下的垂直線、從左到右的垂直線) = 8畫

内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僚制度。在古代,官員或君主會設立署局,以進行事務的管理和文書的登記存檔。這種設施稱為“署”,而内署則指的是位于内部的署局。

在繁體字中,内署的寫法為「內署」。

古時候,内署的漢字寫法可能因朝代和地區而有所差異。

以下是内署的例句:

1. 在古代,内署負責管理國家的文書和官員的任命。

2. 這個部門是内署的下屬機構。

3. 再也沒有人敢質疑内署的權威了。

與内署相關的組詞包括:

1. 内閣:指國家最高政治決策機構。

2. 内務:指國家内部事務的管理和處理。

3. 内聚:指系統内部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吸引和凝聚力。

與内署相近義的詞語有:

1. 署署:指許多不同部門的署局。

2. 管署:指行政機關或部門。

與内署相反義的詞語有:

1. 外署:指位于外部的署局或機關。

2. 公署:指公共機構或政府部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