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内身的意思、内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内身的解釋

猶自身。《管子·白心》:“何道之近,而莫之與能服也;棄近而就遠,何以費力也。故曰欲愛吾身,先知吾情,君親六合,以考内身。” 尹知章 注:“遍六合之種,一一考之於身。身皆備之,則何須棄身而遠之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内身"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漢語大詞典》将其解構為兩個義項:其一指代人體内部器官,《說文解字注》中"内"作"入也","身"作"躬也",合指軀體内在構成;其二引申為自我本體,《莊子·齊物論》"吾喪我"的注解中,郭象以"内身"強調超越形骸的精神主體。

該詞在古籍中多具雙重維度,《黃帝内經》從醫學角度記載"審察内身,以知病源"的診療法,而《淮南子》則提出"内身而誠,可以通神明"的修養觀。現代語義學研究中,符淮青《詞義的分析與描寫》将其歸類為"身體方位隱喻詞",體現漢語"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拓展規律。

語義演變方面,《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指出六朝時期佛教典籍的傳入促使"内身"獲得"法身""真如"等宗教哲學内涵,唐代禅宗語錄中常見"觀照内身"的修行表述。這種跨語義場的演變,印證了羅竹風《漢語大詞典》編纂時強調的"詞義文化層累觀"。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版;《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黃帝内經素問》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版;《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1998版;符淮青《詞義的分析與描寫》語文出版社2006版;《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網絡擴展解釋

“内身”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意為“自身”或“自己”,強調對内在個體的指代。例如《管子·白心》中提到“以考内身”,即通過自身來驗證道理。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管子·白心》,原文為:“君親六合,以考内身。” 尹知章注解說:“遍六合之種,一一考之於身。” 意指将天地萬物的規律與自身結合體悟。

  3.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内身”一詞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解析或學術讨論中。部分現代例句(如)嘗試用其描述“自身行為”或“身體狀态”,但這類用法并不常見。

  4. 注意點
    需區分“内身”與“内心”“内在”等近義詞。前者更偏向具象的“身體”或“自我整體”,後者則側重抽象的精神層面。

建議:若需深入探究該詞,可查閱《管子》原文及古代注釋,或參考權威古籍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摺裙班祿被跣比劃碧砮逋累不協不行朝彩抽地唇竭齒寒大顯身手帝迹敵體鞮象佛發跟手狗吃屎貴壯賤老郭郎號弓華光槐樹畫思穢傾昏眊湔裳見遇赍貣箕巫屦企筐當昆侖竹賴債六識馬馬虎虎滿門末垂内隸鳥戲清風亮節傾世窮悴卻背臞仙扔蹦散麻纔剛賞心亭繩按升遐施食是味兒碎身粉骨泰乙兔宮刓脫微過險不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