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宮殿西階的東側角。《儀禮·聘禮》:“飪一牢,鼎九,設于西階前,陪鼎當内廉,東面北上。” 胡培翚 正義引 李如圭 雲:“内廉,西階之東廉也。階有東西兩廉,近堂之中者為内廉。”
(2).引申指内側。《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肺經循行經文》:“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3).謂人内有廉隅。《史記·韓長孺列傳》:“ 壺遂 之内廉行修,斯鞠躬君子也。”
“内廉”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涵蓋以下方面:
古代建築術語
指宮殿西階的東側角,即台階靠近中央的一側。例如《儀禮·聘禮》記載鼎器擺放位置時提到“陪鼎當内廉”,說明其方位屬性。
空間方位引申義
泛指物體的内側或靠近中心的一側。如中醫文獻《醫宗金鑒》描述經脈走向時,用“内廉”指代肢體靠近軀幹的内側緣。
人物品性描述
形容人内在方正、有原則,如《史記·韓長孺列傳》評價壺遂“内廉行修”,強調其品行端方。
中醫解剖學概念
在中醫術語中特指人體部位的内側邊緣,如足少陰腎經“出腘内廉”,即膝關節内側。
該詞既有具體的空間方位含義(建築、解剖),也有抽象的道德評價功能。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或中醫應用實例,可參考《儀禮》《史記》及《靈樞·經脈》等文獻。
内廉是一個形容詞,指的是一個人或者事物的内在品質正直、廉潔。下面将介紹内廉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内廉的拆分部首為内(nei)和廉(lian),其中内部首的音為“liè”,可以視作一個單獨的部首。“内”部的五筆筆畫為4,而“廉”部的五筆筆畫為11。
内廉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易經·系辭上》之中。類似的詞語在古代文獻中有多次出現,如《尚書·小序》的“心述内廉,口以出禮”等。在繁體字書寫中,内廉的字形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内廉并沒有特别規定的寫法,因為這是兩個獨立的部首組成的。在漢字簡化以後,内廉的寫法也沒有改變。
1. 他一直保持内廉的品質,從未受過貪污的誘惑。
2. 這個公司注重培養員工的内廉意識,以保持良好的商業道德。
3. 受益人應該維護内廉的原則,不接受任何利益輸送。
1. 内心廉潔
2. 内在廉正
3. 内外廉潔
近義詞:正直、廉潔、清廉
反義詞:貪污、腐敗、不廉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