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病;惡疾。《書·金縢》:“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 孔穎達 疏:“厲,危也。虐訓為暴,言性命危而疾暴重也。” 孫星衍 疏:“虐者,《廣雅·釋詁》雲惡也,言遇厲氣緻惡疾。”
“虐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虐疾(拼音:nüè jí)指重病或惡疾,多用于描述病情嚴重、危害性大的疾病。該詞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常見,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需注意,“虐疾”與“瘧疾”(nüè jí,由瘧原蟲引起的傳染病)為不同概念。前者泛指嚴重疾病,後者是特指蚊媒傳播的感染性疾病。
“虐疾”是古漢語中對危重疾病的統稱,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指向。若需查詢現代疾病“瘧疾”的相關信息,建議使用規範醫學名稱。
虐疾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拆分部首是「疒」和「欠」,共有11個筆畫。
虐疾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文獻中,虐疾一詞經常被用來形容一種殘酷、暴戾的行為或态度。它以「虐」為意旨,表示惡意和暴力的施加,以及「疾」表達了一種不正常、不健康的狀态。
虐疾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虐疾」,部首的構成和意義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疒」部通常寫成「病」,而「虐」則保持相對不變。所以,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虐疾被寫成「病虐」。
1. 他的心态虐疾,經常發表令人不悅的言辭。
2. 這種虐疾的行為是毫無道德和同情心的表現。
1. 虐待:表示對他人施加不必要的傷害或痛苦。
2. 虐戀:指一種以傷害和控制為基礎的不健康戀情。
3. 虐殺:表示以殘酷手段殺害人或動物。
1. 殘酷:指一種冷酷、無情的行為或态度。
2. 兇暴:表示一種暴力、威脅和惡劣的行為。
仁慈:指一種充滿同情心、關懷和寬容的态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