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眼角。《靈樞經·癫狂》:“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鋭眥,在内近鼻者為内眥。上為外眥,下為内眥。”
内眦是解剖學和醫學中的專業術語,指眼睛内側靠近鼻梁的解剖結構,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内眦俗稱内眼角,位于上下眼睑在鼻側的連接處,呈馬蹄形凹陷,包含淚阜、淚小點等結構。該區域是淚液排出的起點,對眼部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超過50%的中國人、40-90%的日韓人群存在内眦贅皮,而西方人僅不足3%。這與鼻梁高度呈負相關,但非必然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手術矯正或淚道疾病,可參考醫學專業來源(如、9、10)。
詞義:
内眦可指眼睛内角處的内眦間隙,也可指内眦兩側的眼角。特指人眼周圍的部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内(內):入(人)+ 冂(宀)+ 一(丨)+ 刀(刂)
眦(㝉):目(目)+ 貝(貝)+ 棄(弓)+ 弋(廾)+ 㐄(片)
來源:
“内眦”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一書中,原指象形的眼結構。後來逐漸發展演變為表示眼角位置的詞彙。目前,在醫學、文學等領域中仍然使用。
繁體:
內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內眥
例句:
1. 他揉了揉内眦,眼睛裡閃過一絲疲倦。
2. 那個人面容陰沉,内眦間微微泛紅。
3. 她的眼角處閃爍着明亮的光芒,内眦微微上翹。
組詞:
1. 内眦間隙
2. 内眦深陷
3. 内眦眼影
近義詞:
1. 眼角(指眼睛内角處)
2. *********(指眼球前端的透明組織)
3. 眼角皺紋(指眼角處産生的細紋)
反義詞:
1. 外眦(指眼睛外角處)
2. 外眼角(指眼睛外角處)
3. 外眦角(指眼睛外角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