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内眦的意思、内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内眦的解釋

大眼角。《靈樞經·癫狂》:“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鋭眥,在内近鼻者為内眥。上為外眥,下為内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内眦(nèi zì)是人體眼部的解剖學名詞,指上下眼睑在内側(靠近鼻梁一側)的交界處形成的角狀結構。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

内眦是眼睑内側端的夾角,與外側的“外眦”(小眦)相對。此處皮膚褶皺形成淺溝,内含淚阜、淚小點等結構,是淚液排洩系統的起始部位。


二、解剖學特征

  1. 位置與形态

    位于眼裂(上下眼睑之間的縫隙)的内側端,呈銳角或鈍角形态,表面覆蓋薄層皮膚,可見微小血管分布。

  2. 核心結構
    • 淚阜:内眦處的粉紅色隆起組織,富含皮脂腺與汗腺。
    • 淚小點:上下眼睑緣内側的開口,淚液由此進入淚道系統。

三、中醫術語對照

在中醫典籍中,内眦稱“大眦”或“眼頭”,與髒腑經絡關聯密切:


四、臨床關聯概念


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眼睑解剖術語釋義。
  2. 《解剖學名詞(第2版)》,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14年:眼部結構标準定義。
  3. 《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眦部與髒腑對應理論。

網絡擴展解釋

内眦是解剖學和醫學中的專業術語,指眼睛内側靠近鼻梁的解剖結構,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位置

内眦俗稱内眼角,位于上下眼睑在鼻側的連接處,呈馬蹄形凹陷,包含淚阜、淚小點等結構。該區域是淚液排出的起點,對眼部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二、解剖結構

  1. 組織構成
    包括皮膚、肌肉(如眼輪匝肌)、内眦韌帶及淚道系統(淚小點、淚囊等)。
  2. 特殊結構
    • 淚阜:内眦處肉樣隆起,為變态皮膚組織;
    • 淚小點:上下眼睑邊緣的小孔,淚液由此進入淚道。

三、生理功能與臨床意義

  1. 淚液排出
    淚小點收集淚液後,經淚囊、鼻淚管排入鼻腔,損傷可能導緻溢淚。
  2. 内眦贅皮
    亞洲人常見的内眦皮膚褶皺(蒙古褶),可能遮擋淚阜,使眼型顯圓鈍。輕度可隨鼻梁發育改善,重度需手術矯正。

四、種族差異

超過50%的中國人、40-90%的日韓人群存在内眦贅皮,而西方人僅不足3%。這與鼻梁高度呈負相關,但非必然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手術矯正或淚道疾病,可參考醫學專業來源(如、9、10)。

别人正在浏覽...

阿的報呈飽經世變步叔觇察城臯大後日大庭氏疊為賓主二馬虎鵝溪蠒防捍赗吊棼争撫己高傑光能詭蹇貴峻貴屬海樯懷慙黃骊魂幹煎憹簡易踖踧劫富救貧京戲刊正可知道愦悶淩煙像曆涉漏卮麪餅苗田名堂穆如排拂盤固侯匹侶憑據辟人乾漠窮素卻敵樓少不了師太守兵雙邊錢素文塑像佃具同源異派罔殆無相閑豫校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