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古樹幹高聳雲霄、根盤曲石隙的雄姿。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廳前多古樹,有拏雲攫石之勢。”
“拏雲攫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權威來源中存在差異,但綜合來看,主流解釋如下:
形容古樹高大雄偉的姿态:樹幹高聳入雲,樹根盤曲于石縫之間,展現出遒勁有力的雄姿。
出自清代李鬥的《揚州畫舫錄·草河錄》:“廳前多古樹,有拏雲攫石之勢。”
該成語通過比喻手法,将古樹的形态與“抓雲”“攫石”的動作結合,凸顯其蒼勁有力的形象。
部分資料(如)誤将其解釋為“做事不切實際”,但根據權威典籍和主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該成語的本義僅用于描述古樹或類似事物的雄姿,并無抽象引申義。
該成語的核心是具象化的自然描寫,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與含義相近的其他成語混淆。
拏雲攫石(拿雲攫石)是一個比喻性的短語,用于形容人們追逐或者追求那些無法觸及、無法實現的理想或目标。其中,“拏”(ná)意為抓取、拿取,“雲”(yún)指雲朵,“攫”(jué)意為抓取、搶奪,“石”(shí)指石頭。這個詞形象地揭示了人們不切實際的追求和空想行為。
根據漢字的拆分規則,可以将拏雲攫石拆分為:拿(手)雲攫石。其中,“手”是拿的部首,拆分後的筆畫順序為5-2,3-4,7-7,5。
《拏雲攫石》的繁體字為「拿雲攫石」。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能存在一些變體,但整體上并無明顯差異。
1. 他整日空想着發家緻富,簡直是在拏雲攫石。
2. 這個計劃太不切實際了,就像拿雲攫石一樣。
1. 拏雲:形容空想、不切實際的追求或幻想。
2. 攫石:形容追求、争奪不切實際的目标。
1. 空想妄想
2. 錯妄不切實際
1. 實事求是
2. 腳踏實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