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al administration;take by mouth;to be taken orally] 吃藥,與外敷相對(區别于“外敷”)
(1).王畿以内的地方。與“外服”相對。《書·酒诰》:“越在外服,侯甸男衛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亞惟服宗工,越百姓裡居,罔敢湎于酒。” 孔 傳:“於在内服治事百官衆正及次大夫,服事尊官亦不自逸。”
(2).謂将藥物從口服下。與“外敷”相對而言。
“内服”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區分:
指通過口服方式攝入藥物或物質,與外敷、注射等外部治療方式相對。該用法常見于藥品說明,如:
在《尚書·酒诰》等古籍中指王畿(都城周邊)以内的行政區劃,與“外服”(邊遠屬地)相對。
注:現代日常使用中,“内服”主要指第一種含義。如需了解古代行政區劃相關用法,建議查閱《尚書》等典籍原文。
内服是一個漢字詞彙,多用于醫學領域,指的是藥物通過口服進入體内,被消化系統吸收後起到治療疾病或調節身體功能的作用。
内服的拆分部首是「冂」和「巾」,其中「冂」表示是個方括號的形狀,「巾」表示是個帽子或頭巾。
内服的總筆畫數為6,分别是「冂」(2畫)和「巾」(4畫)。
内服一詞的來源較為簡單,「内」意為在内部,「服」意為服用。因此,内服即是指将藥物從内部服用。
内服的繁體字為「內服」。
按照古代漢字的書寫規則,内服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時候的内服寫作「內服」。
1. 醫生建議你每天按時内服藥物,以便獲得最佳療效。
2. 這種藥物隻能内服,不適合外用。
内服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形成新的詞語:
- 内服藥:指的是可以口服的藥物。
- 内服液:指的是以液體形式供口服使用的藥物。
内服的近義詞包括「口服」和「吞服」。這些詞語都表示藥物通過口腔進入體内。
内服的反義詞是「外敷」。外敷指的是将藥物塗抹在皮膚表面,而不是口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