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烏蠻 等族。《舊唐書·西南蠻傳·南诏蠻》:“ 南詔蠻 ,本 烏蠻 之别種也,姓 蒙 氏。 蠻 謂王為‘詔’,自言 哀牢 之後,代居 蒙舍州 為渠帥,在 漢 永昌 故郡東, 姚州 之西。其先渠師有六,自號‘六詔’,兵力相埒,各有君長,無統帥。 蜀 時為 諸葛亮 所征,皆臣服之。”參見“ 南詔 ”。
“南诏蠻”是古代文獻中對南诏政權主體民族的統稱,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南诏蠻”一詞中的“南诏”指公元7—9世紀以雲南為中心建立的政權,“蠻”是古代中原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結合曆史記載,該詞特指南诏國内以烏蠻(今彜族先民)為核心的族群。例如《舊唐書》提到:“南诏蠻,本烏蠻之别種也,姓蒙氏。”
南诏政權由蒙舍诏首領皮邏閣于738年統一洱海周邊六诏(部落)建立,鼎盛時期疆域覆蓋雲南全境及東南亞部分地區()。南诏與唐朝、吐蕃形成三足鼎立,其統治階層為烏蠻,但境内包含白蠻、金齒蠻等多元民族()。
南诏蠻文化融合了中原與本土元素:
“南诏蠻”并非單一民族,而是政權框架下的多民族統稱。中原文獻常以“蠻”泛稱邊疆族群,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代範圍()。
如需進一步了解南诏曆史細節,可參考《舊唐書》《雲南志》等古籍或權威研究。
《南诏蠻》是一個較為陳舊的詞語,指的是古代南诏國人民的統稱,南诏國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少數民族國家。
《南诏蠻》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讠”和“隹”,總共有13個筆畫。
南诏國是公元738年至937年存在的一個國家,位于今天的雲南地區。這個國家是由當時的白族人民建立的,因其位于中國南方邊疆地區,所以在古代漢族人眼中被稱為“南诏蠻”。
《南诏蠻》的繁體字是「南詔蠻」。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如《南诏蠻》可以寫作「南趄蠻」。
1. 在唐朝時,南诏蠻與中原王朝進行了多次交流和貿易。
2. 南诏蠻的政權延續了将近200年。
- 南诏國
- 南蠻
- 诏國人
- 南诏文化
- 百越
- 羌胡
- 夷狄
- 中原人
- 漢族
- 中原文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