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嘈雜。 老舍 《離婚》第五:“進了公事房,嘻嘻嘻,讨論着,辯論着彼此的私事,孩子鬧耳朵,老太太辦生日,春華樓一號女招待。”
“鬧耳朵”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言語或聲音過于嘈雜、刺激,使人感到煩躁不安。其核心在于強調聲音對聽覺的侵擾性,類似“吵鬧”,但更突出聲音的刺耳或持續幹擾性。
該詞最早見于老舍的小說《離婚》第五回:“進了公事房,嘻嘻嘻,讨論着,辯論着彼此的私事,孩子鬧耳朵,老太太辦生日,春華樓一號女招待。”。此處通過場景描寫,生動體現環境嘈雜帶來的煩擾感。
適用于描述以下情境: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文學或方言中。如需更權威的釋義,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或老舍作品集。
《鬧耳朵》是指耳朵感到刺激或不適,耳鳴、耳癢、耳聾等不良感覺。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由于噪音、感染、過度使用耳機等引起的耳朵問題。
《鬧耳朵》的拆分為:“門”和“耳”,它的部首是“門”,總共有12個筆畫。
《鬧耳朵》這個詞源自漢語,形容耳朵受到外界因素的幹擾或刺激而不適的狀态。
《鬧耳朵》的繁體字為“鬧耳朵”。
在古代,鬧耳朵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1. 我戴耳機時間太長,現在感覺耳朵鬧疼。
2. 這個噪音太吵了,我耳朵都鬧了。
1. 耳朵
2. 耳癢
3. 耳聾
4. 耳鳴
5. 耳機
6. 耳塞
1. 耳疼
2. 耳障
3. 耳内炎
4. 耳暴音
1. 安靜
2. 舒適
3. 健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