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床的意思、南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床的解釋

唐 侍禦史食坐之南所設的床榻。《通典·職官六》:“﹝侍禦史﹞食坐之南設橫榻,謂之南床。殿中監察不得坐也,唯侍禦坐焉。凡侍禦史之例,不出累月而遷南省者,故號為南床。”後因以代指侍禦史。 宋 王禹偁 《賀馮起張秉二舍人》詩:“八年 東觀 知深屈,百日南床隻暫經。” 宋 張先 《定風波令》詞之四:“西閣名臣奉詔行,南牀吏部錦衣榮。”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稱……侍禦史為端公、南牀、橫榻、雜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南床”是古代官職體系中的特定稱謂,其含義與曆史背景如下:

一、定義與起源

南床指唐代至宋代禦史台内設置的專屬座位,位于官員用餐區域的南側,為橫榻形制。根據《通典·職官六》記載,隻有侍禦史有權使用此座位,而殿中侍禦史、監察禦史等其他禦史官員不得就座。

二、職權象征

南床的設置體現了侍禦史的特殊地位:

  1. 專屬性:僅侍禦史可坐,其他禦史需站立或另尋座位。
  2. 升遷标志:侍禦史通常任職數月後即升遷至尚書省(南省),故南床成為其身份代稱。

三、文學與曆史引用

宋代文獻中,“南床”常代指侍禦史:

四、其他語境

部分詩詞(如“獨睡南床”)可能指實際床榻,但此類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提示:若需了解更詳細的官職演變或詩詞用例,可參考《通典》《容齋四筆》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南床

南床,是一個漢字詞,拆分部首為“蔔”和“廣”,筆畫數為12畫。它的意思是指床榻,在南方的位置上。

南床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籍。在古代中國社會,人們對床的擺放位置有着特殊的講究。根據風水學說中的理論,南方是陽氣最旺盛的方向,因此南床被認為是吉利的床位,有着帶來好運和福壽的寓意。

在繁體漢字中,南床的寫法不發生變化,依然是“南床”兩個字。

具體到古時候,南床的漢字寫法和現代相比有些差異。古代的南床寫作“南牀”或者“南床子”,其中的“牀”或“床子”都指代床的意思。

以下是幾個使用南床一詞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南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