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難挨 ”。不易忍受。 元 鄭廷玉 《金鳳钗》第二折:“這四季苦好難捱。”《樂府群珠·<恨更長>曲》:“良夜迢迢,更長漏永,幾回夢裡成姻眷,難捱這苦淚盈盈。”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七章:“ 郭祥 和老模範蹲在一個小小洞子裡,真是覺得百爪撓心,實在難挨。”
“難捱”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nán ái,表示難以忍受、不易度過的意思,多用于描述時間漫長、處境艱難或情感上的煎熬。以下是詳細解釋:
古代文獻:
現代語境:
“難捱”通過“捱”字突出被動承受與時間流逝的艱難,常見于文學和口語中,適用于強調困境中的忍耐力。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古典文學作品或現代小說。
《難捱》是指某種事物或某種境況非常困難、難以忍受或難以承受的意思。
《難捱》的部首是“阝”和“扌”,其中“阝”是“阜”的簡化形式,代表“防”字旁,“扌”是指“攵”的變體,代表手。
它的筆畫數為16畫。
《難捱》是一個流行于中國大陸地區的俚語,源自方言。在方言中,“難捱”用來形容某件事情或某種情況十分困難或難以忍受。
《難捱》的繁體字為「難挨」。
《難捱》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難捱」。
1. 這個任務很難捱,我不知道怎麼完成。
2. 那部電影太恐怖了,我實在難捱下去了。
1. 難題
2. 嚴峻
3. 艱巨
4. 困境
1. 難熬
2. 難受
3. 無法忍受
1. 容易
2. 可承受
3. 舒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