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伯母的意思、伯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伯母的解釋

(1) [wife of father’s elder brother;aunt]∶伯父的妻子

(2) [aunt]∶稱呼和母親同輩而年長的婦女

詳細解釋

(1).伯父的妻子。《禮記·雜記下》:“伯母叔母疏衰,踴不絶地。”《晉書·顧衆傳》:“事伯母以孝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我伯母便躺下道:‘侄少爺,你到床跟前的椅子上坐下,我們談談罷。’”

(2).婦人對夫兄之妻的稱呼。《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講經文》:“不遂(逐)少(小)姑花下去,懶陪伯母趁嬌兒。” 蔣禮鴻 通釋:“這裡的‘伯母’對小姑而言,應指妯娌。因為婦女稱丈夫的哥哥為伯伯,丈夫的弟弟為叔叔,所以就稱丈夫的弟兄的妻子為伯母或叔母。”

(3).對父執之妻或朋友之母的稱呼。《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 繼之 道:‘這就是你的錯了,怎麼十多天工夫,不寄一封信回去?可知尊堂伯母在那裡盼望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伯母"是漢語親屬稱謂系統中具有明确語義指向的核心詞彙。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伯母"指稱對象包含雙重親屬關系:一是父親兄長(即伯父)的配偶,二是夫家對丈夫伯父妻子的稱謂(來源:《現代漢語詞典》)。這一稱謂在《漢語大詞典》中被進一步細化為"伯父之妻"的基本定義,同時延伸出對女性長輩的敬稱功能(來源:《漢語大詞典》)。

從構詞法分析,"伯"作為排行字,本義指兄弟中年長者,與"母"組合構成偏正結構,凸顯該親屬在家族中的輩分地位。《古代漢語詞典》記載,這種以"伯仲叔季"為序的排行體系,自周代起便成為宗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現代漢語語境下,"伯母"的使用遵循嚴格的親屬層級規範:在父系親屬中特指伯父之妻,區别于"叔母""嬸母"等稱謂;在姻親關系中則需結合夫家親屬網絡進行定位。《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特别強調,該稱謂不可與"姑母""姨母"等母系親屬稱謂混用(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方言學研究顯示,吳語區存在将"伯母"泛化為年長女性尊稱的現象,但《普通話基礎方言基本詞彙集》明确指出,這種用法不屬于标準漢語範疇(來源:《普通話基礎方言基本詞彙集》)。當代社會語言學調查表明,隨着核心家庭結構的變化,該稱謂的實際使用頻率呈現代際遞減趨勢。

網絡擴展解釋

“伯母”是一個漢語稱謂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核心定義

  1. 親屬關系
    指伯父(父親的哥哥)的妻子,屬于傳統親屬稱謂體系中的重要角色。例如《禮記·雜記下》記載:“伯母叔母疏衰,踴不絕地”,體現古代禮儀中的關系界定。

  2. 延伸用法
    在非親屬語境中,可泛指與母親同輩且年長的女性,如朋友、同學的母親,或對年長婦女的尊稱。例如:“你去問問門口的伯母,知唔知大碌柱住喺邊度啦”(順德方言中表尊稱)。


二、方言與文化差異

  1. 發音特點
    部分方言區(如廣東順德)将“母”讀作“務”或“帽”,如“伯帽”表示老婦人的通稱,而“伯母”更強調親屬關系。

  2. 社會語境
    現代普通話中,年輕人交往時,女方可能稱男方母親為“伯母”,以表禮貌。


三、例句與文獻引用


四、總結

“伯母”一詞兼具親屬稱謂與社會尊稱功能,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其曆史可追溯至《禮記》,現代用法則隨社會關系演變擴展至非親屬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敖遊倍至奔沸冰斯冰霰財布仇恨怆痛詞類璀瑳大阿哥燈火店掉搶二紀訪貧問苦斧碪負志高爵重祿官聲鬼陣頭風酣遊黑衣郎鴻鹄之志畫攤回匝火居道士豁薩監閟鑒斷激進派舉身口型圐圙廉按嶚嶕靈錢淩雜六十花甲子流煙淪堕膨脝蚍蜉援清簡三不管神峯麝炷獅子大開口衰孑雙胞胎霜匏水發崧高脫發王國維謂言窩穣象山書院協理謝幕戲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