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納步的意思、納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納步的解釋

猶留步。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先輩謙讓》:“ 徐永之 先生為 江 浙 提舉日,客往訪之者,無間親疎貴賤,必送之於門外。客或請納步,則曰,不可,婦人送迎不踰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納步”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納步”是一個漢語謙辭,讀音為nà bù(四聲),意為“留步”。常用于古代禮儀場景,指客人告辭時請求主人不必遠送,表達對主人的尊重。

二、使用語境

  1. 主客禮儀:客人離開時,主人常會送客至門外,客人以“納步”謙讓,示意主人無需繼續相送。
  2. 文獻例證:明代陶宗儀《南村辍耕錄》記載,徐永之擔任江浙提舉時,無論訪客身份高低,必送至門外。客人請求“納步”時,他仍堅持相送,稱“婦人送迎不逾阈”,體現傳統禮儀的嚴謹。

三、文化内涵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納步”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文言語境中。類似含義的表達可替換為“請留步”“不必遠送”等口語化說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陶宗儀《南村辍耕錄》或相關禮儀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納步的意思

《納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将腳步納入節奏、協調的步伐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納步》的部首是纟(糾字旁),部首意思是與線、紙等有關的物事。

《納步》的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納步》一詞來源于古代的文學作品。據傳,古代文人喜歡用字中加上一點附加的筆畫,以展示自己的才華和獨特的風格。《納步》也是其中之一。

繁體

《納步》的繁體字為「納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經曆了許多變遷。《納步》在古代寫法中也出現了一些變化。例如,在篆書階段,「納步」曾以更簡化的形式寫作「納歨」。

例句

1. 今天我們要在排練中納步,确保每個人的舞步都協調一緻。

2. 運動員要按照教練的指令納步,這樣才能發揮出最佳狀态。

組詞

納入、納稅、納粹、納悶

近義詞

融入、融合

反義詞

脫離、脫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