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睦親族。語出《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唐 元稹 《代李中丞謝官表》:“雖牽絲入仕,或因瑣碎之文,而執簡當朝,實由睦族而緻。”《舊唐書·文宗紀下》:“宜開列土之封,用申睦族之典。”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筆·迎武宗駕還帳詞》:“一統山河調玉燭, 堯 舜 至仁先睦族。”
“睦族”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是家族或群體内部的和睦相處,具體解釋如下:
“睦族”由“睦”(和睦)和“族”(家族/群體)組成,指家族成員之間關系融洽、團結互助的狀态。這一概念強調通過維護親族關系來促進整體和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尚書》《舊唐書》等典籍。
《睦族》是指不拘小節,親友和睦,家庭和順的家族。睦族成員之間相互友愛、和諧相處,共同維護家族的尊嚴和利益。
《睦族》的拆分部首為目、土,共有12個筆畫。
《睦族》一詞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一書中,用來形容家族成員之間相互和睦、親近的關系。
《睦族》的繁體字形為「睦族」。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睦族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例如,「族」字的上半部分可能會寫成「蓿」,表示家族之間的草木茂盛和和合。
1. 這個睦族世代和睦相處,家族和順,享受着幸福的生活。
2. 祖輩們一直弘揚着睦族的精神,讓整個家族團結一心,共同發展。
1. 睦親:指家族成員之間相互親近和睦。
2. 睦鄰:指鄰裡之間相互友好和睦相處。
3. 睦語:指彼此友好和睦的言辭。
1. 恭和:指彼此尊敬、友好相處。
2. 和睦:指相處融洽,關系和諧。
3. 親和:指相互親近、友善。
1. 不睦:指相互不和睦、關系緊張。
2. 隔閡:指彼此疏遠,關系冷淡。
3. 敵對:指相互敵視、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