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鴈的意思、木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鴈的解釋

木雁。鴈,同“ 雁 ”。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鑿戶牖而長望,混木鴈而兼陳。” 唐 韓愈 《齒落》詩:“我言 莊周 雲,木鴈各有喜。” 元 袁桷 《善之佥事兄南歸述懷百韻》:“清談雜諧語,陡覺兩曜駛,自取木鴈中,俛首供諾唯。”參見“ 木雁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您查詢的“木鴈”一詞可能存在拼寫誤差。根據現有資料,與“木蝱(mù méng)”相關的解釋如下:

《HttpCN詞典》顯示:木蝱是古代文獻記載的一種昆蟲,其幼蟲初生時形似白色蛆蟲,成蟲體型大于蒼蠅,夏秋季節群飛,以吸食牛馬等牲畜血液為生。因常寄生于樹木枝葉上,故得此名。

注:

  1. 古漢語中“鴈”與“雁”通用,但“蝱”與“鴈”字形相近,推測可能存在字形混淆;
  2. 該詞屬于生僻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已罕用;
  3. 若您需要查詢其他生僻詞,建議提供更詳盡的上下文以便精準溯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鴈》的意思

《木鴈》是一個成語,意為用木頭做的雁,比喻傀儡或代人歌功頌德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鴈》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筆畫數為9畫。

來源

《木鴈》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故事背景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他的宰相李斯建議建造了一個巨大的木制雁塔。這個木制雁塔的外貌非常真實,但卻不能飛翔。李斯為了讓這個木制雁塔更加逼真,命令人捉來真雁,炖食後将真雁的羽毛插在木塔上。所以,後來人們用《木鴈》來比喻像木雁一樣被人操縱。

繁體

《木鴈》的繁體字為《木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木雁」。

例句

他隻不過是皇帝的《木鴈》,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

組詞

木雁巢、木雁塔、木雁飛

近義詞

木偶、傀儡

反義詞

自由、獨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