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僅僅。 漢 賈誼 《新書·藩疆》:“ 長沙 乃纔二萬五千戶耳。”
“乃才”一詞的含義需要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兩層解釋:
在古籍中,“乃才”作副詞使用,表示“僅僅、隻”,強調數量少或程度有限。例如:
若作為名字組合,“乃”與“才”需分别解讀:
需注意的是,從命理角度,“乃才”組合為火克金,傳統認為可能不利運勢。
《乃才》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某人具備了特殊的才能或技能,尤其是在文學藝術方面有出衆的表現。這個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華超群,被視為人才。
《乃才》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乃”和“才”。其中,“乃”是一個單獨的字,它的部首是“乙”,總共2個筆畫;“才”的部首是“手”,總共3個筆畫。
《乃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對于有着出色才華或特殊技能的人非常推崇和贊揚,因此形成了這個詞來形容這些人才。
《乃才》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對于《乃才》這個詞來說,古人的寫法是:「乃」字由于古代筆畫的不同,會稍微有一點變化,而「才」字的形狀則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1. 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非常出衆,被譽為一代《乃才》。
2. 他展示出的音樂天賦讓大家驚歎不已,他真是一位《乃才》。
1. 才華橫溢。
2. 才能出衆。
3. 才俊。
1. 天才。
2. 能人。
3. 傑出人才。
1. 平庸。
2. 無能。
3. 不稱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