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诎的意思、木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诎的解釋

猶木讷。《史記·曹相國世家》:“﹝ 曹參 ﹞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诎"是一個相對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人質樸、不善言辭。以下是基于權威古籍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木诎(mù qū)形容人天性質樸木讷,不善辭令。其中:

二、文獻溯源與用例

  1. 《漢書·地理志》經典用例

    班固在描述戰國時齊地民俗時記載:

    "其俗彌侈,織作冰纨绮繡純麗之物,號為冠帶衣履天下。然木诎少文,好經術,矜功名。"

    釋義:齊地雖富庶尚奢,但民衆本質質樸木讷、不尚浮華,崇尚經學并重功名。此處"木诎"與"少文"并列,強化了淳樸特質。

  2. 清代訓诂佐證

    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第六》考釋:

    "木诎即質讷之意。诎與屈通,謂拙于文辭也。"

    釋義:明确将"木诎"釋為天性質樸而言語笨拙,"诎"為"屈"的通假字,指言辭表達上的拘謹。

三、語義關聯與辨析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典型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學術讨論或文學創作中對古風的摹寫,日常口語已罕用。研究先秦至兩漢社會文化時需重點關注其承載的民俗認知。


主要參考文獻:

  1. 班固《漢書·地理志下》(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王念孫《讀書雜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木诎”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但可以從單字拆分并結合古籍用法進行解釋:

1. 單字解析:

2. 組合可能性:

注意:該詞未見于權威詞典,若為特定領域術語或古籍中的生僻組合,需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分析。建議确認原出處或提供更多上下文。

别人正在浏覽...

笨活兒脖頸兒,脖頸子撥蠟垂戒訛綳齃嶽浮屠子綱銀法箇裡梗泛梗迹蓬飄公理化方法購得貴男過逢國色天香和樸華潤化形壺箭混紡醮祠階墀濟公傳忌口警所窘乏譏平沮駭豤豤榔槌楞緣涼快良騎淩風六隊六際馬陵削樹面龐牛衣夜哭愆候牽拖前向青鱗攘撓雙百方針私谶厮稱跳蚤市場提抱僞道煨燼畏塗維文魏徵文武班武勇嫺麗稀扁寫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