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情麻木的樣子。 朱自清 《一封信》:“于是木木然,心上什麼也沒有;有的隻是自己,自己的家。” 朱自清 《執政府大6*屠6*殺》:“我呢,這回是由怕而歸于木木然,實是很可恥的!”《人民文學》1978年第4期:“ 唐琳 木木然,沒有反應。”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木木然漢語 快速查詢。
“木木然”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神情麻木、呆滞或缺乏生氣的狀态。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3、4中的文學作品引用。
《木木然》指的是一個人或事物木讷無動于衷的狀态,形容某人情感冷漠、冷靜、冷淡,沒有任何的感情波動。
《木木然》的拆分部首是木,拆分後的字形包含了4個筆畫。
《木木然》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其中的“木”代表木頭,表示一個人或事物的冷漠、木讷;“然”表示被限制、被約束的狀态。
《木木然》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木木然」。
在古時候的漢字中,尚未形成完全規範的字形,因此《木木然》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古代書法中,《木木然》的字形可能會略有變化。
1. 他聽到這個壞消息後,臉上一點反應都沒有,顯得很木木然。
2. 她的言談舉止總是木木然的,給人一種冷漠的感覺。
3. 孩子們每天沉迷于手機遊戲,變得越來越木木然,失去了對現實世界的興趣。
1. 木讷:指一個人的性格或行為表現得沉默、不愛說話,缺乏反應。
2. 木頭人:指一個人或事物沒有生氣、不靈活、不活潑,形容某人行動遲緩,思維單一。
3. 木讷寡言:指一個人不健談、不愛說話,缺乏表達自己的能力。
1. 冷漠:指一個人對他人的情感冷淡,不關心不動容。
2. 麻木:指一個人對外界刺激、情感的反應遲鈍、遲緩,缺乏感覺。
活潑、熱情、敏感、感性、開朗、坦率、豪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