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斫木用的斧頭。 唐 包佶 《朝拜元陵》詩:“不見露盤迎曉日,唯聞木斧扣寒松。”
“木斧”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斫木用的斧頭,即砍伐或加工木材的工具。該釋義最早見于唐代包佶的詩句:“不見露盤迎曉日,唯聞木斧扣寒松”。這裡的“木斧”直接描述了一種用于劈砍木材的斧頭,強調其功能性。
成語中的比喻
在部分詞典中,“木斧”被引申為成語,比喻看似簡單卻效果顯著的工具,或平凡才能産生巨大影響。例如:“他雖不善言辭,但行動如木斧般有力。”
現代文學中的筆名
現代詩人楊莆曾以“木斧”為筆名進行創作。此為特定人物代稱,需結合語境區分。
如需進一步考證詩句出處或作家生平,可參考《全唐詩》及現代文學史料。
《木斧》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用來砍伐木材的斧頭。
《木斧》的部首是“木”,共有5個筆畫。
《木斧》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文書法藝術中的象形文字,在古代,人們用一根木頭将其一端削尖,然後加以砍砸,便成了一個簡易的砍伐工具。後來,人們根據這一實物特點創造了漢字“斧”,表示這種砍伐工具。
《木斧》的繁體字為「木斧」。
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斧形狀和現代略有不同,一般為一個長柄,上面有斜度較陡的短橫表示斧刃。
1. 他手握着一把鋒利的木斧,正有力地砍伐着樹木。
2. 這把古老的木斧能夠在幾下之内劈開一根粗大的樹幹。
木棒、木材、木匠、斧頭、砍伐
砍斧、伐木斧
木劍、扳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