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 陸翽 《邺中記》:“ 石季龍 與皇後在觀上為詔書五色紙著鳳口中,鳳既銜詔,侍人放數百丈緋繩,轆轤回轉,鳳凰飛下,謂之鳳詔。鳳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畫,腳皆用金。”後因以“木鳳銜書”稱美皇帝傳诏。 清 田從典 《拟七德九功舞歌效樂天體》:“我皇恭己開明堂,木鳳銜書下八方。”參見“ 鳳詔 ”。
“木鳳銜書”這一成語存在兩種不同的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進行區分:
兩種解釋差異較大,可能因曆史演變或文獻記載不同而産生分歧。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木鳳銜書》這個詞在漢語中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人才在艱苦環境中嶄露頭角,顯示出卓越才能。
《木鳳銜書》這個詞由木(mù)鳳(fèng)銜(xián)和書(shū)組成。
木的部首是木字底部的三橫,總共有4筆。
鳳的部首是鳳字右側的鳥字旁,總共有10筆。
銜的部首是扌(手)字旁,總共有7筆。
書的部首是勹字旁,總共有4筆。
《木鳳銜書》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故事中的一種傳說。這傳說說的是鳳凰在樹林中搬動木屑,做成一個木巢,這個木巢裡面孵出了一隻智慧非凡的鳥。這隻鳥利用巢中剩下的木屑,繼續寫了許多文字,從而顯示出了它的才華。後來人們用《木鳳銜書》來比喻在艱苦環境中,人們展現出卓越的才能。
《木鳳銜書》的繁體字為《木鳳銜書》。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在有些不同。以《木鳳銜書》中的“鳳”字為例,古時候的寫法中,“鳳”字是左右結構,左邊是幾個代表“羽毛”的線條,右邊是代表“翅膀”的線條。
他在困境中展露出了《木鳳銜書》的本領。
木雞鳳舞、文不加點、才氣出衆
鴻篇巨制、毛遂自薦
默默無聞、無所作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