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目達耳通的意思、目達耳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目達耳通的解釋

形容感覺靈敏,非常聰明。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策考》:“ 嚭 為人覽聞辯見,目達耳通,諸事無所不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目達耳通”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形容人感覺極其靈敏,頭腦聰慧,反應迅速。該詞通過“目達”(視覺敏銳)和“耳通”(聽覺靈敏)的疊加,強調感官與心智的高度協調性。

2. 拼音與注音

3. 出處與用法

4. 特點與評價

5. 近義詞擴展
雖未直接提及近義詞,但“耳聰目明”在部分網頁(如)中被列為近義表達,兩者均強調感官與心智的敏銳。

總結來說,“目達耳通”通過感官靈敏的具象描述,隱喻人的聰慧機敏,適合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對敏銳才智的贊譽。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目達耳通

目達耳通是一個成語,意指眼睛明亮,耳朵聰敏,表示人的感官敏銳、反應靈敏,也可以形容理解能力強。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目達耳通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目(mù):4畫,部首為目,音為mù。

達(dá):8畫,部首為辵,音為dá。

耳(ěr):6畫,部首為耳,音為ěr。

通(tōng):10畫,部首為門,音為tōng。

來源

目達耳通出自《論語·子罕》。孔子對子罕說:“君子無所争。”子罕問:“孔文子何以謂之‘無’?”孔子回答:“目不見曰盲,耳不聞曰聾,非古人有争論是也。”這段對話就是表示目達耳通。

繁體

目達耳通的繁體字為「目達耳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目達耳通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他對新知識非常敏感,學習能力極強,可以說目達耳通。

組詞

目光如炬、達官顯要、耳濡目染、通行無阻。

近義詞

目光獨到、聰明過人、反應迅速。

反義詞

目光短淺、聰明愚笨、反應遲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